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55 lines (28 loc) · 12.9 KB

hangxukuan.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55 lines (28 loc) · 12.9 KB

中国城市里的个人主义

讲师:韩旭宽

时间:2013 年 4 月 21 日

地点:济南市历城区山大路「三楼上的猫」咖啡馆山大店

我不太支持把知识变成一个产品、一个包装品去赚钱。我很支持立人大学的使命,因为大学的时候我就很喜欢读书,也因此结交了许多朋友,读书也是一个促进民主、平等的工具。所以不管是什么样的国家,我都希望这种组织能存在着并发挥作用。

今天要讨论的主题是「中国城市里的个人主义」。在学术界尤其是人类学的圈子里,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是「个人主义是否存在」。著名的人类学家 Erica Brindley 有很多著作,其中就有《the Individualism in early China》。1990 年的时候他在黑龙江一个知青待过的小村子里做田野调查,认为中国社会基本上已经个人主义化了。尽管他的焦点是农村,但是他的理论是值得关注的。我认为中国的城市中虽然个人主义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潮流,但从政治经济两个支柱来看,个人主义在中国还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自己为什么学人类学

我先讲一下为什么自己学习人类学。本科时候,我选修了人类学的课,当时觉得挺枯燥,好像对现实生活没有什么用,那时候感兴趣的是历史、英美文学。但是毕业以后我去外国游历过后,又有了新的感悟。我喜欢人类学就在于作为一个人类学家,要暂时把自己放在一个很低的位置上,需要求知识和对当地人的了解,求他们的世界观。我觉得这一点是不太容易的,尤其是年纪大一点、姿态高一点的时候,是很难放低姿态的。你必须把自己当成一个孩子,学习当地的文化。

我 98 年来北京,此前在四川泸州研究过吃饭、请客的习俗。去四川的之前我对这个没有特别感兴趣,更喜欢研究消费文化,尤其是个人的消费习惯:穿着打扮、流行音乐、休闲文化消费等。但是后来在中国的城市和农村,我发现里面的人跟外面的人进行交流,通常就是用一种 ritual 的形式来进行的。在泸州,我与群众一起吃饭一起喝酒一起说话,那时候才知道,ritual 不仅仅是吃饭,也是一种意识,ritual 也是传统社会的一种现象,其实 ritual 也是现代社会需要的工具。

先讲在泸州的一段典型经历。一天晚上我去找在银行工作的朋友,他正在和姓杨的司机吃饭。司机让他再去拿些啤酒,然后就利用这个机会欺负我。其实我的酒量并不好,但是杨先生不管,当然这是 playful,但同时也有严肃的意识。杨和我的朋友挺熟的,他就说我朋友的坏话,强调他们两人之间地位的差别,说我的朋友是地主。如果我看起来心不在焉,比如作记录,他就会要我把笔放下。有时候他感觉我的眼神不太对劲,好像一个旁观者,就会劝我喝酒,反正是用一种严肃的意识来玩。至少这种传统的意识中存在着潜在的暴力,当然它是用游戏的形式来表达的。我觉得这种传统的暴力游戏是世界各国都有的,从研究者的角度来说是珍贵的材料。

还有一种方式能更直接地表现出来社会矛盾,比如说在僵硬的现代社会中,某种程度上不能接受不礼貌、不文明。我举的例子不是中国专有的,在农村城市都很普遍。通过 ritual,大到事业婚姻、商业关系,小到玩一玩,都因此落实下来。杨先生要达到的目的是缓解精神压力,不管用善良的还是严格的方式,他的确达到目的了。最后他跟我的握手是很善良的(用力),发现我的肌肉不太行就勉强做一个微笑。

八十、九十年代的人类学研究中国最多的是「关系」——人际关系、关系网、关系群等等。从九十年代到现代,包括我自己都在摸索个人主义的发展,了解个人的愿望、个人的欲望、个人的现象。但是现在的学者把这种人际关系的培养太快地囊括进来,过快地把「中国社会已经基本个人化」的结论提出来。个人认为在农村可能有更高的个人化。英国的社会学家狄更斯写过不少个人主义的书,感兴趣的童鞋可以找来看看。

个人主义

下面从四个因素来谈。

一个外在的、约束个人的东西,比如家庭、家族,有时候就是总体的力量约束个人的力量。有种说法是个人主义不是完美无缺的东西,也有黑暗的一面。以美国为例,如果一个国家、一个制度希望市场化,就需要个人主义,因为传统的集体性理念,不管是家族还是种族都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对于市场化的社会来说,个人必须做自己的事。通常社会精英会强调个人主义比较阳光的形象,比如自由。因此在任何一个社会里,这相当于由权威阶层决定的一个政策。如果一个社会被政府确定为商业社会,那它发出的信息就是你必须走个人的路、必须自由。但是问题在于如果大家同时要自由,那么参与的对象是谁?为什么美国那么自由,但人人穿着打扮都差不多?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也许美国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有那么多的民族,但是你注意过美国人穿哪种民族服饰吗?其实真的走自己路的人,中国也有不少,但是这些人往往也是边缘化的,在个人社会也是这种情况。第四个就是关系的平等,不管是你跟情侣的关系、跟丈夫的关系、跟邻居家人的关系都属于可以用谈话来协调的关系,这是正面的个人主义。读过西方社会学家的这些理论,再去观察中国的社会,会发现中国的个人主义是由政府来管理、来决定的:哪些空间放松一点,哪些方面多管一点,学术界的宽松程度也是由政府来决定的。

回到泸州的例子,我的意思是人们太低估城市里 ritual 的力量了,做任何事情常常都需要通过这种一时的形式,最典型的就是吃饭,说好听的话,让对方知道你是一个有趣的人,而非冷冰冰的。

我在泸州遇到的群体可以分成三块。一块是成功者,像政府单位或者企业中比较有成就、跟政府关系好的人。他们的社会地位很高,即使有足够的资源做一个独立的个人,培养自己的兴趣,走自己的路,但是因为有过 20 多年集体主义的培养过程,我推论他们已经习惯做一个群体中的个人,说话的风格已经早早定型了。我觉得这种集体性的说话方式是从学校开始的,这点还要再研究,所有这种在单位上班的人,已经受到很深的集体性观念的影响。

第二个群体是个体商人。其实这个群体对个人主义非常有兴趣,尤其是女生,对「感情深,一口闷」不怎么认同,认为这是一种封建社会留下来的没有价值的东西,应该扔掉。但问题是在泸州做生意非常辛苦,如果没有好的关系网,你就完了。当然你还是可以试着选择走自己的路,但是会遇到许多困难。

我认识一个经营 KTV 的人,发现他很有学者意识也非常单纯。他非常重视知识,要用自己的原则过自己的生活,是完全孤立的状态。他发觉培养人际关系、人情太虚假,最后留在自己的小空间里——偶尔不多的几个顾客进来,偶尔看报纸上网,活在知识的世界里。这种人不多,但是他们代表一种生活方式,可能大家在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两个这样的人。真的要走自己的路,却没有足够的资源,是让人难以忍受的。

再介绍叫小月的一个女生,她三十出头,开了一间酒吧。因为两条腿有问题,走路不太方便,一直没有结婚。但是她十分聪明,80 年代的时候就参加过沙龙,关心文学,喜欢写诗。为了维持稍微独立的状态,她必须非常努力地培养人际关系,因为没有这些友谊,她的生意就难以为继。很明显她非常累,常常提到希望去藏族的边界好好休息一年。我说你为什么不能一个礼拜放一次假?她说万一有一个顾客来敲门发现我不在,就不好了。做生意的人,他们的心是自由、平等的,但是他们的身体处在各种不一样的束缚下、各种 ritual 中。我自己对这些 ritual 是十分敬重的,但是无论一个东西有多好,如果你是被强制地压着做,也一样会变坏。对我来说这些 ritual 是很有趣很有人情味的,但是这种快乐在那种经济环境下变得不太快乐了。

第三个群体就是来城市打工的人,其中包括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年轻人、农民工。这个群体可能最能表现个人主义,因为他们基本上没有受到太多的约束,尤其是农村来的孩子,父母都不在身边,弄什么发型穿什么衣服都无所谓。但同时他们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也是有限的。所以我推论他们的这种相对的自由也是有限的,如果开始考虑到结婚什么的,其实也是需要父母需要亲戚的。

对于个人主义,我认为这三个群体,前面那个他有足够的资源但是他的集体意识根深蒂固,已经是一个仪式化的人。后面的两种群体对个人主义有想法有兴趣,但是实现不了。可能有一些小细节他们能表示一种情趣一种爱好,但是那不在他的生活里,在他们的生活里不占很重要的位置。照片上是一个活的KTV,他很厉害,每天晚上到泸州的滨江路一个很有意思的空间去,你可以跟他点歌。泸州的建设真的不错,我很喜欢的一个城市。但是现代化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体制的完善,包括法律。

最后一个我想把它留作一个问题,就是追求个人主义的方式,这种个人主义对你的人生是没有太大的影响力还是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一些 ritual 会出现的地方,ritual 从某一个角度来看也是一种表演,可以被看作好也可以被看作不好,这是他们的一个道具(照片)。我不讨论真实性,只知道 ritual 也需要一定的载体。所以 ritual 对政府来说也是一种宣传,这个也是我感兴趣的。

美国个人主义的历史

现在谈谈美国个人主义的历史。美国的历史学家认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一个关键的时刻。当时有一篇名作 《CHARACTER PERSONALITY》,里面推论说美国社会以 character 为主,是男生的一种修养,即克制自己为别人牺牲,人都不太爱笑。如果看一些美国八零年代的老照片,你会发现没有人笑,如果笑了就会被认为不太正经。那么什么时候美国人开始笑着拍照呢?可能是受到好莱坞电影的影响以后,觉得做那么一个高姿态为上帝做事也没什么意思,整个社会就开始嘲笑这种行为。从此 personality 变得更重要一些,女生变得与男生之间的差别也没那么明显,这就是好莱坞的一个重要角色。所以我推论中国也正在面临这样的时刻。差别在哪里?如果是在美国,经济跟文化的转变差不多是同时进行的,所以美国的小农业农场作为最普遍的经济单位,是家庭的农业生意。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城市化,大部分美国人都是员工。可能很严肃的姿态在农业经济里很重要,因为人都是相互依靠的,如果你没有好品德好名声,别人会借你钱帮你忙吗?不太可能。但是如果大家都是员工,在一个大楼工作,你还维持那种很严肃的姿态,不太说私人的话、不太微笑,你可能也吃亏。

不过,我认为这种经济方面的转变同时,美国的文化也没有落后太多,也在很快地变化。十年内,从维多利亚时代的标准,美国人觉得爱母亲不可能是错的,到 20 年代受弗洛伊德的影响,认为母亲的爱是一种恐怖的东西,如果你伤害我,就会留下一些恐怖的东西伴随一辈子。但是我认为在中国文化与经济的转变就是比较矛盾的,文化已经是倾向个人主义,但是经济还卡在大单位里(不能说控制),国有企业等等影响非常大。在城市里我认为这种 ritual 的社会文化交流行为现在变成了两个大块(中央经济与地方经济)摩擦的地方。很多人想做个人,但是经济的国有化偏离非常重,让下面的商业没有太多空间。像我认识的女生小月,她说如果有比较开放的 credit,也比较容易独立,但是她现在依赖父母每天晚上来接她回家。所以对于整个经济制度,只要你不改变现有的摩擦关系,你就还是很孤立的。我觉得现在的城市发展面对的是这样的僵局,我还在观察济南。

最后很希望大家给我提供你们的经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