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105 lines (53 loc) · 17 KB

wangxiang.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105 lines (53 loc) · 17 KB

戏剧是什么?

讲师:王翔

时间:2013 年 7 月 18 日 下午

地点:蓬蒿剧场

整理:刘睿

今天没准备PPT,大家可以闲聊。

今天的题目是戏剧是什么?戏剧实际上是粮食,大家说文学是粮食、法律是工具,而戏剧则是最好的精神食粮。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当我们学习法学、文学、社会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信息科学等等很多学科,生命科学那一块的东西,就是要思考:人怎么活?首先要吃粮食,没有蛋白质、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活不了。关于蛋白质这些东西,有个哲学的观念予以解释,就是信息:即有用的东西。吃了这些东西以后,会组合成你生命所需要的细胞,让你的生命延续,然后排泄掉坏的细胞,吸收到新的细胞。所以,在生命科学的角度,你吃的一切东西都是信息。有一个物理学概念叫熵增,熵最大的时候,生命就没有了,就会一片死寂。就像是宇宙的熵增最大时,所有元素依然存在,但不能再利用。

生命是反对这个状态的。生命靠什么来产生?叫负熵,也就是信息。吃东西都是在吃信息,对抗熵增最大,让你的生命鲜活存在下来。人类进化之后,发现真正健康的生命,身体结构消化更好的人不只是把食物堆在这让你吃就能好,加入了很多社会的文化的因素。有文化的人可能会更健康一些。是什么原因呢?人,不只是吃食物,必须要有其他的营养进来。直到有几个人出现之后,把这个弄明白了。第一是弗洛伊德,研究人的病态、疾病、性心理学等,第二就是华生和巴普洛夫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第三是马斯洛代表的人本心理学。尤其类本能,包括学习、认知、文化、艺术、戏剧,还有爱,甚至奉献,这些人的需要。艺术的需要不是本能的,但是缺了之后,人就活得不健康了,而有了之后,人的身体状态更好,甚至回报更好。这些“类本能”经过心理学界、医学界研究其中可测量的东西:介质、激素、内分泌、食欲、对睡眠的影响等。人看完戏以后的兴奋,身体情绪的悦愉,可以让免疫机制得到增强,舒缓心理。所以,戏剧是满足人类类本能的重要形式,是最重要的精神食粮。而且这些食粮不只影响精神上,也会在你物质层面和身体层面起作用。戏剧,是人类发展到现在能产生的最好的精神食粮。

其次,戏剧是最高的艺术形式,是综合的艺术形式。包括了舞台、剧本,台词、形体、灯光、音响,一切可以让人感受到的艺术空间的因素。那艺术又是什么呢?艺术不是工程、法律,甚至不绝对是文学,不是农业、政治……艺术是生命、生活当中最美的、最有效的、最生动的因素的集合、浓缩、提炼和呈现。我们说一个人讲话有艺术,就是说他用最美、最生动的语言。

我突然有一天看了一篇报告,才明白这一点。古希腊的神话中的众神都有一个共同的母亲——叫记忆之神。再美、再有效的东西,一定要在记忆的基础之上。原来,艺术是最能让人记住的东西。古代的报告,用艺术的形式表达,才能经过几百年、几千年而流传下来。

戏剧和影视是不同的。而关于戏剧和影视之间的关系与区别,我归纳了三条。

第一,影视是在屏幕上的表现。演员下不来,你走不上去。戏剧是具体空间的表现。演员和观众在同一个空间里。 更重要的区别是,影视在讲一个故事,没有故事就不好看,所以必须有一个完整的故事结构。但戏剧不一样,影视讲故事,戏剧讲心情。例如刚才片段里的《审查者》,是一个三流女导演为了让自己的一部三级片通过审查,用自己的身体去勾引审查官,而审查官却就爱上了女导演。但女导演无动于衷,只是为了目的而没有爱。戏剧的最后部分用大量独白表现女导演一种心情。很多戏剧用大段的、沉默的独白来表示这种心情。看这一段时,你可以不知道戏的结构,但你知道有个人在上面坐着,表达想活下去的对生命的好奇及愿望。而很多戏有故事,你看完故事后却什么都没有留下。影视做不到大段的安排演员独白。

第二,影视只能讲真实的东西,子弹打过来,人要死。而戏剧可以表达很多假定的东西,假定的是人的一种情愫。假定的未必是假的东西,很多所谓真的东西可能是被掩盖过的。戏剧可以把内心想的东西提炼出来,可以表现实当中表面不存在的东西,实际真实的表达了自己的认知。

另外,戏剧还有几个层面,一个戏剧、话剧、戏曲。戏剧包括一切舞台剧、默剧、舞台剧、木偶剧,甚至可以包括戏曲。但戏曲绝对不是话剧。像中国的传统戏曲,唱念做打。话剧是从西方引进来的,以语言对白为主,加上简单的灯光与音效渲染人的情绪。还有一些戏曲,如古希腊的歌剧,美国的音乐剧。戏剧,就是舞台演出的各种形式。我讲这些,最重要的就是想传递一个信息:戏剧是什么?

戏剧是精神食粮,是人的更高层面的生命需要。

戏剧有表达功能,审美功能,认知学习功能。中国老百姓都是从戏曲中学到道德伦理。戏剧还有娱乐功能,最低的是娱乐功能。剧场是人和人相遇的地方,戏剧也是人的沟通交流平台。戏剧还有评判社会的功能,相面镜子一样反映社会问题。德国政府会花很多钱支持艺术家,北欧也是,虽然票房往往不高,但政府通过对戏剧大力支持,就是让戏剧来发现社会的问题,出钱支持艺术家批判社会。

戏剧也有文学功能,通过解剖人类性格了解社会。中国戏剧从李叔同、曹禺到抗日时期爱国救亡戏剧,再到解放后北京人艺的戏剧,之后国外戏剧渐渐引入中国,出现如林兆华的《绝对信号》,先锋戏剧等。现在北京有许多民间戏剧,蓬蒿剧场就是坚持戏剧的文学性。而当今很多戏剧变得商业化,为什么?北京有不到十个民间独立剧场,上海有 1 个,全国其他省会城市加起来是零。相比之下,纽约有一千多,巴黎有五六百,北京却只有不到十个民间剧场,这个差距太大。这些问题我大概有过描述,现在来回答一些大家之前的问题,你们可以随时提问。

人靠食物活着。如果把你打成右派,关到监狱里十年你能忍受,可饿上三天就会死,但在吃饱饭后你怎么活?周伯平说,在温饱线上,人的愉悦基本与物质无关。如何更愉快?人的动物性是吃饱了就轻松,但人要是没有精神上的交流收获,就会恐惧。罗斯福说,人有免于恐惧的自由,也有免于匮乏的自由。说明最大的恐惧是匮乏的恐惧。现在人对食物的占有容易了,但精神食粮的缺失很恐惧。精神食粮的吸引力在于存在感。动物吃饱了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是觉得舒服。现在很多贪官奸商,也只是活在动物的匮乏性层面,缺多少补多少;只有人的需要是一种存在性的需要,知道怎么存在这个世界上,活在这个世界上多么美好。这种感觉必需从最好的艺术作品中获得。最好的功能就是,让你明白活着这么好,让你知道生命原来这么有意思。第二,活着这么好,不能做坏事了,否则看这些戏剧就会变味。

中国共有 10 余个小剧场,而德国任何一个中小城市,基本走上 10 来分钟,就一个剧场。我去过斯德哥尔摩戏剧节、哥本哈根戏剧节,都有为半岁到 4 岁的孩子准备的戏。我 2010 年去阿根廷戏剧节时,为一个城市有 300 余剧场而震惊,每天同时将近两千部戏剧在一个城市里上演。

Q: 戏剧与其他表演形式相比,最令人震憾东西是什么?

A: 一、现场空间的延伸性。那一刻在空间里表达的东西太美太神圣,现场的震撼感无可比拟。二、戏剧讲究心情,让人在心情最好的状态下和人交流,通过剧本结构、调度台词、音乐灯光,形体音乐……灵魂碰撞、起承转合,留下思考、回味,让最深的触碰在体内缓缓流动。三、戏剧把当下宇宙无限全放在一块,体现整个宇宙的空间的不确定性。把自己的生命和剧中的生命融在一起。戏剧实际上是把人的最重的状态结合在一起。

Q: 身为演员如果太入戏,是不是失去理性的行为?

A: 我如果不入戏,就不会和你交流,而太入戏,会忽略别的东西。所以我会跳出来问一句。一个好演员首先要读懂一个剧本,如果不读懂剧本,就不知道要怎么演,第一步要进到戏里面。最好的演员在读懂角色以后,你演的这个角色,永远是你,别人无法代替。必需感性,才能再理性。需要具有超越性人格。多年前我在北师大听过一个讲座。李泽厚以社会为本位,刘晓波则相反,以个人为本位,以感性为本位。当时我还是一个小孩,我就站起来说同意。很多理性不是你自己的。感性肯定大于理性,因为那一刻不会欺骗你。我读马斯洛的《超越性人格》时得出一个结论:感性和理性必须在超越性的层面上统一。怎么统一?我觉得会在一个点上统一。理性真正成熟后,会出现压抑感性后的第二个功能,特别神奇,就是释放感性。人的大脑在思考的时候,会特别别扭,思考通透后,就会畅快了。回到人的儿童之后的第二次的坦诚状态。理性完成后,再重新回到一个无意识的状态,一个感性的状态。一个内心丰富的人必须付出才能感受到收获。最坚强的人就是最温暖的人,内心特别温暖的人有特大的抗压能力。吻得越轻,爱越重。戏剧需要先进去,再出来。

Q: 戏剧往往都很小众,有可能把它推向大众吗?

A: 戏剧最大的功能是给人以丰富,能让人静下来。沉静的人最有力量。人的最核心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时间的问题,生命只有一次。一个是空间纬度,无论你在哪里关注,都会在剧场里关注,它把世界给收进来了。如果你面前有十桶水,烧开一桶就好……最好的东西往往是最小众的。一个好的艺术作品,肯定是小众的。地球对宇宙、动物对植物、人对动物都是小众的。最好的东西都是小众的,只要有这样一个东西存在,其他人就有希望。欧美发达国家普通人有一个规律,人们不会太努力,但是会向更高级的东西致敬。只要这个东西存在,它就会渗透。一个渴望好的人,旁边有一个更好的人的时候,这个人就能变为更好,但是如果没有,就不会。这是反商业的,商业目的是最大化,而艺术是最小化。要影响更多人,首先需要自己更小众更纯粹一些。

Q: 你是否认为现在是戏剧文化上的断层期?或者说还没有进到一个更好的时候,像国外一样有很多的文化方面的选择,但是仍然很尊重戏剧?

A: 现今社会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传统文化的逐渐消逝。而是戏剧生命力本身的能量有多大又值得探讨。中国戏曲是在农耕文明下成型,自娱自乐性强,而古希腊戏剧起源于公民社会,从开始便有社会性。两个剧种的根基不一样。中国的戏曲也会反抗一些东西,但基本上是仰视的。我自己的侧重点主要在于文学关怀上。话剧戏曲歌剧音乐剧相比,我自己更偏重话剧。处理这个问题最好的就是日本。日本的能剧狂言保留得特别好。

Q: 话剧与歌剧在艺术形式表达上的区别在哪?

A: 话剧最大的魅力在于语言的行动力。关于歌剧,如《费加罗的婚礼》,给人的信息很重,主要带给人情绪。人最低的层面是吃穿住,再往上是讲心情,而对我来说,更高的层面是思辨层次的。话剧带给人的这种成份就更重一些。例如雷雨中吃药的那一段,你看着是语言,但实际上是行动。

Q: 如何从审美的角度来评判一部话剧?

A: 戏剧有几个层面,一、娱乐层面,其中有商业层面,有技术层面。二、文学层面,这实际上人的高级状态,在提出问题,在归纳问题。三、灵魂层面。四、美学层面。相对于前三个层面。文学层面和灵魂层面都集中在审美层面。现在中国唯独缺文学、灵魂和美学。一个很悲剧的戏,让你觉得生活是多么复杂深入。从一个神圣的角度来看待生命。人们心里会泛起一种愉悦,通过对生命的感受体验,人产生一种升华,去认知这个世界,这就是美学意义。带给你一个特别美的综合层面的感受。

Q: 通过影像间接的观看与直接观看戏剧相比,会丢失什么?

A: 这又回到老问题:现实的空间感。人有三个仪式,出生仪式、入世仪式、高贵仪式,如何完成,需要你接触过最美的事物。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个空间太神奇,以至于这个空间之外不再有生命。最重要的是那一刻的存在感。我每年十月必去一次杭州,在桂花开得最浓时,感受那状态。在桂花慢慢往下落的时候,坐在农家院,喝着当年的龙井茶,桂花的香气满山涧弥漫着。我享受那一刻的状态,储备最高贵的感受。那刻的感受会储存在我心理,时不时的想起依然愉悦。剧场不会消去的原因就在于,你要经历高贵的体验。

戏剧表演中,演员的情绪好不好,于现场观众的反映密切相关。演员会受到观众的刺激回馈至自己身上,表现出更好的状态。每一次的表演都独一无二,不可替代,是活生生的人与人间的交流,非影像能及。这就是戏剧的魅力。

Q: 在戏剧中的歇斯底里会不会有夸张嫌疑?

A: 停顿是语言最大的需要,需要留给对方思考的空间。语言中,重的东西更要轻轻的触碰。声嘶力竭和缓缓的说是不一样的。需要演员自身拿捏表达的轻重。

Q: 剧本的创作者会不会担心观众误解?

A: 一个经典剧本被更多的所接受和关注。关注的点如此不同,都可以。关于戏剧一个最核心的问题,主要是一个信息到达率的问题。所有的悲剧,在于人和人之间信息量的不对等。一个再好的剧本,写出来后,如果读者没达到一个高度,他不会接受。美学信息量无法到达到对方的时候,那么新的产生只能慢慢的培养。好的剧本包含了人的生命的核心信息量,很生动和灵动,让人注意它。好的剧本不要关注多少关注能达成一种接受,只要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写出来就行。主要是你有没有能力解读生命。

Q: 为什么戏剧中的留白有时会比爆发更触动人心?

A: 人类有着匮乏性的愉悦,而人类最高的愉悦是思考性的愉悦。人在剧场中想获得的更多是思考性的愉悦,是创造的愉悦。

Q: 对于戏剧的表达最重要的是什么?

A: 对于戏剧,文学是母亲,艺术是父亲。艺术是最有效、最有灵性的东西,文学是最宽厚、最包容的东西。技术空间表达性是其次。

Q: 编剧如何走进人物内心及选择演员?

A: 编剧表现人物超越性人格,导演跳不过编剧。编剧需要累积信息,对人性有深刻的理解,不能站在一个角度,需要用心解读生活。

Q: 戏剧中演员所表达的情感比生活更夸张,怎样理解戏剧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A: 戏剧是艺术的最高形式。戏剧是将生命中的所有引人注目的点串联起来。戏剧舞台有仪式感,将人的灵魂放大拷问评判,放大生活情感。

Q: 看戏剧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内心愉悦还是为了达到共鸣?

A: 首先是为了学习,获取知识。其次是为了一种体验,最后是为了寻求存在感。通过戏剧与其他文化、灵魂的交流达到内心的充实。

Q: 戏剧受众虽小,而现今的独立剧场质量较高,戏剧的发展是否是向着积极方向的?

A: 现今独立剧场数量过少,并且难避其趋利性。国家剧院票价过高,剧种少,质量差,与国际差距较大。

Q: 请问您对学生戏剧排演的看法及建议。

A: 学生戏剧是现今很好的戏剧表达形式。国外很多大学都设立戏剧选修科目,欧洲从幼儿园的孩子就有戏剧表演体验,在中国,大学生的戏剧是最纯净的。而多数大学生戏剧还是缺乏厚度及质感。因此,大学生戏剧必须坚持其厚度、精良制作及文学性。大学生戏剧的尴尬局面在于社会厚度的不足,以及社会责任的不足,但仍是戏剧最为纯净的一块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