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51 lines (27 loc) · 6.58 KB

论托派的本质.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51 lines (27 loc) · 6.58 KB
title date tags
论托派的本质
2016-08-25 10:25:05 -0700

(1)放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即:只有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才能帮助农民沿着集体化道路改造农业。

…………

(8)企图把列宁的“合作社计划”同他的电气化计划对立起来。按照列宁自己的意见,只有把这两个计划结合起来才能保证过渡到社会主义。1


在农民的土地的基础上实行的全盘集体化,是孕育着农业生产危机和危险政治后果的一种冒险。但是假使现在有可能大量采用先进技术使集体农庄繁荣起来,那么,集体化了的农业就可以非常容易地渡过婴儿病时期,而且几乎在最近短短几年内应能获得很好的收成,有这样多粮食用于出口以致可以大大改变欧洲粮食市场的景况,然后把工人群众的消费置于一个新的基础上。集体化倾向和技术状况之间的有威胁性的比例失调,是直接由苏联经济所处的孤立地位产生的。如果苏联政府能够哪怕是仅仅利用国际关系中的资本主义“正常”贷款,那末作为集体化的支柱的工业化的速度甚至现在就可以大大增长。 2


全盘集体化,即使在今后两、三年内真正实行,也绝不是表示富农作为一个阶级被消灭了。生产合作社的形式,由于缺乏技术和文化基础,并不能阻止小商品生产者内部的分化以及资本主义分子从他们中间出现。为了真正消灭富农,需要在农业技术方面来一次彻底的革命以及把农民同工业无产阶级一起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工人和无产阶级社会的成员。但是,这是几十年后的远景。……由于领导没有远见,预先宣布集体农庄是社会主义企业,资本主义农民分子就能把集体化当作自己最好的掩护,结果对无产阶级专政只有更加危险。3

水来火去:在这里他故意抹煞集体资本主义的经济组织与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区别,无视集体农民本身恰恰不再是“小商品生产者”了。自然,如今看来由于所有制改造完成后仍有“个体经济的残余”、资产阶级法权的存在,农村自然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分子。但不能以此否定农业集体化使“富农作为一个阶级被消灭了”。再这之后农村即便仍然出现新生资产阶级分子,那也不是站在原有的个体经济的地基上,而是不得不站在集体经济的“共同地基”上伺机挖墙脚了,对这个历史的进步,托先知是一笔抹煞。

另外,集体经济本身的性质是由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农村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性质也是由城市的全民所有制经济的性质决定的,故而也是公有制。局部的复辟现象不影响这个总的性质。不应该脱离剂量谈毒性。

托先知的逻辑是,太阳上有黑子,所以太阳是黑的。因为把垃圾扫掉以后还会有灰尘,所以垃圾就不应该扫,或者睁眼说瞎话地认为因为有灰尘,所以垃圾就没扫过。

现在,谁也不会愚蠢到去重复自由主义分子的谰言,说什么集体化整个说来是在赤裸裸的武力下实现的。在以前的几个时期,农民在争取土地的斗争中,有一个时期举行了反对地主的起义,另一个时期向未开垦的地区输送了大批移民,还有一个时期则纷纷奔向形形色色的派别,这些派别答应用天上的乐园来补偿农民在地球上的那一小块土地。现在,在没收大庄园和彻底分配土地以后,要把小块土地再联合成大片土地,成了农民、农业以及整个社会的生死存亡问题。

然而,只是这种一般的历史性考虑,问题还远远没有解决。集体化真正的可能性,并不决定于农村陷入困境的深度,也不决定于政府的管理能力,而主要决定于现在的生产资源——也就是工业供给大规模农业以必需机器的能力。这种物质条件是缺少的。集体农庄建立时所拥有的装备,主要只适用于小规模经济。在这种情况下,言过其实的迅速集体化便具有了一种经济冒险的性质。4


为了提高大规模集体农业的水平,必须再用农民所懂的语言同农民交谈——这就是说,恢复市场,从实物税再回到商业上来——一句话,把过早送到撒旦那里去的新经济政策,再从撒旦那里请回来。因此,过渡到一种多多少少稳定的货币核算,便成了进一步发展农业的的一个必要条件。5

以上引自《托洛茨基反动言论摘录》 1965 年版

水来火去:如上所述,托派从唯生产力论、技术决定论出发主张“先机械化,后集体化”(鼓吹“发财吧”、主张富农经济“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布哈林,还有后来的刘修养主张“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大砍合作社时的也是使用的同样的“理论依据”),不认为本国农村的阶级斗争(所谓“农村陷入困境的深度”)对集体化的胜利能够起决定作用,同时将“机械化”的希望寄托于外因(譬如所谓“利用国际关系中的资本主义“正常”贷款”),又陷入了外因论(他们也正是从外因论出发,认为“一国无法建成社会主义”)。于是就把农业集体化看成了“几十年后的远景”(而在这“远景”到来之前怎么办呢,就只有维持农村的单干局面了,也就是承认富农经济的存在,最多通过税收、信贷、价格等手段从富农那里“多拿一点”,再保留少数所谓具备技术条件的集体农庄〔实则集体的资本主义经济组织〕对周边汪洋大海般的个体农户搞大鱼吃小鱼那一套〔后来同样在农村保持单干的南斯拉夫铁托集团就是这么做的〕)。

然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工人阶级和贫农群众就是不信这个邪,通过激烈的阶级战争,以革命的实际行动证明了托派、布哈林派诅咒的破产。

Footnotes

  1. 《俄国局势真相》( 1927 年 9 月)三联书店 1963 年版第 43—44 页

  2. 《世界失业问题和五年计划》( 1930 ),科伦坡 1952 年英文版第 5 页

  3. 《苏联的发展问题》( 1931 年 4 月 4 日)纽约 1931 年版第 7—8 f页

  4. 《被背叛了的革命》( 1936 年 8 月),三联书店 1963 年版第 25 页

  5. 《被背叛了的革命》( 1936 年8月),三联书店 1963 年版第 52—5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