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ked from rime-aca/corpus
-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 Fork 0
/
Copy path作者小傳.txt
8825 lines (8825 loc) · 358 KB
/
作者小傳.tx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398
399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430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438
439
440
441
442
443
444
445
446
447
448
449
450
451
452
453
454
455
456
457
458
459
460
461
462
463
464
465
466
467
468
469
470
471
472
473
474
475
476
477
478
479
480
481
482
483
484
485
486
487
488
489
490
491
492
493
494
495
496
497
498
499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527
528
529
530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537
538
539
540
541
542
543
544
545
546
547
548
549
550
551
552
553
554
555
556
557
558
559
560
561
562
563
564
565
566
567
568
569
570
571
572
573
574
575
576
577
578
579
580
581
582
583
584
585
586
587
588
589
590
591
592
593
594
595
596
597
598
599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619
620
621
622
623
624
625
626
627
628
629
630
631
632
633
634
635
636
637
638
639
640
641
642
643
644
645
646
647
648
649
650
651
652
653
654
655
656
657
658
659
660
661
662
663
664
665
666
667
668
669
670
671
672
673
674
675
676
677
678
679
680
681
682
683
684
685
686
687
688
689
690
691
692
693
694
695
696
697
698
699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718
719
720
721
722
723
724
725
726
727
728
729
730
731
732
733
734
735
736
737
738
739
740
741
742
743
744
745
746
747
748
749
750
751
752
753
754
755
756
757
758
759
760
761
762
763
764
765
766
767
768
769
770
771
772
773
774
775
776
777
778
779
780
781
782
783
784
785
786
787
788
789
790
791
792
793
794
795
796
797
798
799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808
809
810
811
812
813
814
815
816
817
818
819
820
821
822
823
824
825
826
827
828
829
830
831
832
833
834
835
836
837
838
839
840
841
842
843
844
845
846
847
848
849
850
851
852
853
854
855
856
857
858
859
860
861
862
863
864
865
866
867
868
869
870
871
872
873
874
875
876
877
878
879
880
881
882
883
884
885
886
887
888
889
890
891
892
893
894
895
896
897
898
899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908
909
910
911
912
913
914
915
916
917
918
919
920
921
922
923
924
925
926
927
928
929
930
931
932
933
934
935
936
937
938
939
940
941
942
943
944
945
946
947
948
949
950
951
952
953
954
955
956
957
958
959
960
961
962
963
964
965
966
967
968
969
970
971
972
973
974
975
976
977
978
979
980
981
982
983
984
985
986
987
988
989
990
991
992
993
994
995
996
997
998
999
1000
第1筆
太宗皇帝
帝姓李氏,諱世民,神堯次子,聰明英武,貞觀之治,庶幾成康,功
德兼隆,由漢以來,未之有也,而銳情經術,初建秦邸,即開文學館
,召名儒十八人為學士,既即位,殿左置弘文館。悉引內學士,番宿
更休,聽朝之間,則與討論典籍,雜以文詠,或日昃夜艾,未嘗少怠
,詩筆草隸,卓越前古,至於天文秀發,沈麗高朗,有唐三百年風雅
之盛,帝實有以啟之焉。在位二十四年,諡曰文,集四十卷,館閣書
目,詩一卷,六十九首,今編詩一卷。
第2筆
高宗皇帝
帝諱治,文皇第九子,始封晉王,貞觀十七年,立為皇太子,在位三
十四年,諡曰天皇大帝,集八十六卷,今失傳,存詩八首。
第3筆
中宗皇帝
帝諱顯,高宗第七子,始封周王,儀鳳二年,徙封英王,改名哲,永
隆元年,立為皇太子,及即位,太后臨朝稱制,廢帝為廬陵王,神龍
元年,復辟,在位六年,諡曰孝和。帝於景龍中,置修文館學士,盛
引詞學之臣,從侍游讌,春幸梨園,並渭水祓除,則賜細柳圈辟惡,
夏宴蒲萄園,賜朱櫻,秋登慈恩浮圖,獻菊花酒稱壽,冬幸新豐,歷
白鹿觀,上驪山,賜浴湯池,給香粉蘭澤,給行給翔麟馬,品官黃衣
各一,帝有所感,即賦詩,學士皆屬和焉。集四十卷,失傳,今存詩
及聯句詩七首。
第4筆
睿宗皇帝
帝諱旦,高宗第八子,中宗母弟,封相王。景龍四年,即皇帝位。帝
謙恭孝友,好學,工草隸,尤愛文字訓詁之書。在位三年,諡曰大聖
貞皇帝。詩一首。
第5筆
明皇帝
帝諱隆基,睿宗第三子,始封楚王,後為臨淄郡王。景雲元年,進封
平王,立為皇太子,英武多能。開元之際,勵精政事,海內殷盛,旁
求宏碩,講道藝文。貞觀之風,一朝復振,在位四十七年。諡曰明,
詩一卷。
第6筆
肅宗皇帝
帝諱亨,明皇第三子,初名嗣昇,封陝王。開元十五年,更名浚,徙
封忠王。二十三年,又更名璵。明年,立為皇太子。二十八年,又更
名紹。天寶三載,乃更名亨。明皇幸蜀,即位於靈武,聰明彊記,屬
詞典麗。在位七年。諡曰宣。詩四首。
第7筆
德宗皇帝[43]
帝諱适,代宗長子,初封奉節郡王。乾元元年,進封魯王。八月,徙
封雍王。廣德二年,立為皇太子。善屬文,尤長於篇什,每與學士言
詩於浴堂殿,夜分不寐,三令節,御製詩敕群臣賡和,品第優劣,四
方貢藝者,帝多親試,或有乖謬,濃點筆抹之,稱旨,即翹足朗吟。
詫宰相,此朕門生,無不服帝之藻鑑焉。在位二十五年,諡曰孝文。
集不傳,今存詩十五首。
第8筆
文宗皇帝
帝諱昂,穆宗第二子,初名涵,封江王。寶曆二年,即位。恭儉儒雅
,聽政之暇,博通群籍。顧謂左右曰:若不甲夜視事,乙夜觀書,何
以為人君。每試進士,親裁題目。及所司進所試,披覽吟詠,終日忘
倦,延學士於內庭,討論經義。好製五言,古調清峻,常欲置詩博士
。李玨言:今翰林學士皆能文詞,且古今篇什,足可怡悅聖情,乃止
。又嘗與宰[47]相論詩之工拙。鄭覃曰:詩之工者,無若三百篇,皆
國人作之以刺美時政,王者采之以觀風俗,後代詞人,華而不實,無
補於事。帝甚重其言。在位十三年,諡曰昭獻,今存詩七首。
第9筆
宣宗皇帝
帝諱忱,憲宗第十三子,初名怡,封光王。會昌六年,立為皇太叔,
恭儉好善,虛襟聽納。大中之政,有貞觀風,每曲宴,與學士倡和。
公卿出鎮,多賦詩餞行,重科第,留心貢舉,常微行,采輿論,察知
選士之得失。其對朝臣,必問及第與所試詩賦題。主司姓氏,苟有科
名對者,必大喜,或佳人物偶不中第,必歎息移時,常於內自題鄉貢
進士李道龍云。在位十三年,諡曰獻文,詩六首。
第10筆
昭宗皇帝
帝諱曄,懿宗第七子,初名傑,封壽王。文德元年,立為皇太弟。在
位十四年。帝攻書好文,而承廣明寇亂之後。唐祚日衰,遣詩隻韻,
皆其播遷所製也。
第11筆
文德皇后
太宗后,長孫氏,河南洛陽人,隋左驍衛將軍晟之女。武德九年,立
為皇后。喜圖傳,視古今善惡以自鑒,矜尚禮法,常采古婦人事。作
女則一篇,今存詩一首。
第12筆
則天皇后
高宗后,武氏,并州文水人,荊州都督士之女。永徽六年,立為皇
后。中宗即位,稱皇太后。臨朝,尋自稱皇帝,改國號曰周,自名曌
。在位二十二年,中宗反正。諡則天順聖皇后,有垂拱集百卷,金輪
集六卷,今存詩四十六篇。
第13筆
徐賢妃
妃名惠,湖州長城人,生五月能言,四歲通論語詩,八歲自曉屬文。
辭致贍蔚,又無淹思。太宗召為才人,再遷充容,常上疏論時政。帝
善其言,優賜之。永徽元年,贈賢妃,詩五首。
第14筆
上官昭容
昭容名婉兒,西臺侍郎儀之孫。天后時,配入掖庭,天性韶警,善文
章。年十四,后召見,自通天以來,內掌詔命。中宗即位,大被信任
,進拜昭容,勸帝侈大書館,增學士員,引大臣名儒充選。數賜宴,
賦詩,君臣賡和,婉兒常代帝及后長寧安樂二主,眾篇並作,詞旨益
新,又差第群臣所賦,賜金爵,故朝廷靡然成風,當時屬辭者,大抵
雖浮豔,然皆有可觀,婉兒力也。臨淄王兵起,被誅。開元初,裒次
其文章,詔張說題篇,集二十卷,今失傳,存詩三十二篇。
第15筆
楊貴妃
妃,蒲州永樂人,丐籍女官,號太真,善歌舞,邃曉音律,智算警穎
,恩幸無比,宮中號娘子。天寶初,進冊貴妃。十五載,西幸至馬嵬
,縊路祠下,有詩一篇。
第16筆
江妃
妃名采蘋,莆田人,開元初,高力士選歸,侍明皇,大見寵幸,善屬
文,自比謝女,所居悉植梅花,帝因其所好,戲名梅妃,有詩一篇。
第17筆
章懷太子
太子名賢,字明允,高宗第六子,容止端重。甫數歲,讀書一覽輒不
忘。上元二年,立為皇太子,嘗詔集諸儒張大安等注後漢書。武后以
明崇儼為盜所殺,疑出太子之謀,誣搆而廢之,后得政,遂遇害。詩
一首。
第18筆
韓王元嘉
王,高祖第十一子。少好學,聚書至萬卷,皆以古文字參定同異,閨
門修整,當世稱之。中宗廢居房陵,王與越王貞父子謀舉兵反正,未
發而泄,為武后所殺。有詩一首。
第19筆
越王貞
王,太宗第八子,善騎射,涉文史,有吏幹,為宗室材王。垂拱中,
王與韓王元嘉等謀舉兵反正,事敗,仰藥卒。有詩一首。
第20筆
信安王禕
信安王禕,太宗孫,吳王恪次子,特封嗣江王。開元時,徙封信安,
歷兵部尚書,朔方節度使。坐事,除衢州刺史。天寶初,以太子少師
致仕。詩一首。
第21筆
宜芬公主
公主本豆盧氏女,有才色。天寶四載,悉霫無主,安祿山請立其質子
,而以公主配之。上遣中使護送,至虛池驛。悲愁作詩一首。
第22筆
女學士宋氏若華
貝州宋廷芬,之問裔孫也,生一男五女。男獨愚,不可教,而五女皆
警慧,善屬文,曰若華、若昭、若倫、若憲、若荀,若昭文尤高,且
悉稟性貞素,不願歸人,欲以學名家。貞元中,並召入宮,帝與侍臣
賡和,五人者咸預,高其風操,不以妾侍命之,呼學士。倫、荀先卒
,自貞元七年,祕禁圖籍,詔若華總領。元和末,贈河內郡君。詩一
首。
第23筆
尚宮宋氏若昭
穆宗拜若昭尚宮,嗣若華秩,歷穆敬文三朝,皆呼先生,進封梁國夫
人。詩一首。
第24筆
尚宮宋氏若憲
寶曆初,若昭卒,若憲復代司宮籍。詩一首。
第25筆
鮑氏君徽
鮑君徽,字文姬,鮑徵君女。善詩,與尚宮五宋齊名。德宗嘗召入宮
,與侍臣賡和,賞賚甚厚。存詩四首。
第26筆
蕭妃
蕭妃,武陵郡王伯良妃,詩一首。
第27筆
南唐先主李昪
昪,字正倫,徐州人,楊行密養為子,以乞徐溫。初冒姓徐,名知誥
,代溫秉政,受楊氏禪,僭帝位,諡烈祖,傳國三十九年。詩一篇。
第28筆
嗣主璟
璟,字伯玉,烈祖子,風度高秀,善屬文,諡元宗。詩二首。
第29筆
後主煜
煜,字重光,南唐元宗子。仁孝,善屬文,工書畫,妙於音律,置澄
心堂於內苑,引文士居其間,嘗著雜說百篇,時人以為可繼典論。開
寶中,封隴西公,贈吳王,集十卷,詩一卷,失傳,今存詩十八首。
第30筆
韓王從善
從善,字子師,元宗第七子,宋改封楚國公。詩一首。[75]
第32筆
蜀高祖王建
建,字光圖,許州舞陽人。少無賴,為忠武軍卒,稍遷隊將,楊復光
討黃巢,建為都頭,僖宗使將神策軍宿衛。文德元年,為招討牙內都
指揮使。大順二年,檢校司徒成都尹節度劍南西川招撫雲南八國等使
。天復三年,封蜀王,遂并有兩川山南西道三峽之地,梁既篡唐,僭
即帝位,卒號高祖。詩一首。
第33筆
後主衍
衍,字化源,建之子,知學問,能為浮豔詞,為後唐所滅。詩五首。
第34筆
吳越王錢鏐
鏐,字具美,臨安人,唐末,以鄉兵討平劉漢宏董昌,奄有十三州。
建國稱王,好吟詠,通圖緯學,喜作正書,諡武肅。詩二篇。
第35筆
後王錢俶
俶,字文德,嗣位三十二年,納土歸宋,贈秦王,諡忠懿,好吟詠,
自編其詩為正本集,陶穀為序。今存一首。
第36筆
後蜀嗣主孟昶
昶,字保元,蜀主知祥第三子。明德元年,立為太子,在位二十八年
,國亡,降宋,封秦國公,卒,贈楚王,諡恭惠。詩一篇。
第37筆
閩王王繼鵬
閩王審知之孫。詩一首。
第38筆
蜀太后徐氏
成都徐耕,生二女,皆有國色,能為詩,蜀王建納之,姊為賢妃,娣
為淑妃。王衍即位,冊賢妃為順聖太后,淑妃為翊聖太妃。咸康元年
,衍奉太后太妃同禱青城山,凡游歷之處,各賦詩刻於石。共十六首
。
第39筆
王珪
王珪,字叔玠,太原祁人。初為太子舍人,太宗知其才,召拜諫議大
夫。推誠納忠,多所獻替。遷黃門侍郎,進侍中。與房玄齡、李靖、
溫彥博、戴冑、魏徵同知國政。嘗於上前品藻諸子,多所遜謝。至激
濁揚清,嫉惡好善,自謂於數子有一日之長,帝深然之。時人亦服其
確論。卒,贈吏部尚書,詩二首。
第40筆
陳叔達[429]
陳叔達,字子聰,陳宣帝第十六子也。善容止,有才學,在陳封義陽
王。十餘歲侍宴,賦詩十韻,援筆便就,僕射徐陵甚奇之。入隋,為
絳郡通守。歸款於唐。授丞相府主簿,與記室溫大雅同掌機密。軍書
敕令及禪代文誥,多叔達所為。進黃門侍郎,兼納言侍中。封江國公
。貞觀中,拜禮部尚書。集十五卷,今存詩九首。
第41筆
袁朗
袁朗,雍州長安人。勤學,好屬文。在陳釋褐祕書郎,甚為江總所重
,嘗製千字詩,當時以為盛作。後主召入禁中,使為月賦。染翰立成
,遷太子洗馬。仕隋,為儀曹郎。入唐,授齊王文學,轉給事中。貞
觀初卒。太宗稱其謹厚,悼惜之。集十四卷,今存詩四首。
第42筆
竇威
竇威,字文蔚,扶風平陵人。太穆皇后從父兄也。初為高祖丞相府司
錄參軍。博物多識,朝章國典,皆其所定。終內史令。集十卷,今存
詩一首。
第43筆
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字機輔,河南洛陽人。文德皇后之兄。好學,有籌略。佐
太宗定天下,以功第一,封齊國公。歷尚書僕射、司空。誡懼盈滿,
固辭不許,復拜司徒。貞觀十七年,圖功臣二十四人於凌煙閣,無忌
為之冠。高宗即位,進冊太尉,知門下省,後為許敬宗誣搆,貶死黔
州。詩三首。
第44筆
顏師古
顏師古,字籀。(舊唐書云:顏籀,字師古。)雍州萬年人,齊黃門
侍郎之推之孫。博覽群書,尤精訓詁。隋末為安養尉。高祖入關,謁
見長春宮 授朝散大夫,累遷中書舍人,專掌機密。太宗初,擢中書
侍郎,考定五經,多所釐正,頒其書令天下學習,所注班固漢書、急
就章,大行於世。終祕書監、弘文館學士。集六十卷,今存詩一首。
第45筆
杜淹
杜淹,字執禮,隋時隱太山,文帝惡之,謫戍江表。秦王引為天策府
曹參軍,文學館學士。侍宴,賦詩尤工,賜金鍾,坐事流巂州。太宗
召拜御史大夫,檢校吏部尚書,參預朝政。詩三首。
第46筆
魏徵
魏徵,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有大志。初為太子洗馬,太
宗即位,拜諫議大夫、秘書監。尋晉檢校侍中,封鄭國公。以疾辭職
,拜特進,仍知門下省事。徵性諒直,知無不言,太宗或引至臥內,
訪天下事,嘗以古名臣稱之。校輯祕省群書,及撰齊、梁、陳、周、
隋諸史。序論多出其手,卒諡文貞。集二十卷,今編詩一卷。
第47筆
褚亮
褚亮,字希明,杭州錢塘人。博覽,工屬文,太宗為秦王時,以亮為
王府文學,每從征伐,嘗預祕謀。貞觀中,累遷散騎常侍,封陽翟縣
侯。卒諡曰康。詩一卷。
第48筆
于志寧
于志寧,字仲謐,高陵人,隋末有名,高祖入關,禮遇之。為太宗天
策府從事中郎,侍從征伐,兼文學館學士,太宗宴貴臣內殿,志寧以
非三品,不至,上怪之,特令預宴,即加散騎常侍,為太子詹事,數
有規諫。高宗朝,拜尚書左僕射,兼太子少師。集四十卷,今存詩一
首。
第49筆
令狐德棻
令狐德棻,宜州華原人。博涉文史,早知名。高祖入關,引直記室,
轉起居舍人,遷祕書丞,與侍中陳叔達等奉詔撰藝文類聚,奏請修歷
代史書。德棻修周史,仍總知類會梁、陳、齊、隋諸史。貞觀中,累
官禮部侍郎國子祭酒,兼崇賢館學士,國家凡有修撰,無不參預。集
三十卷,今存詩一首。
第50筆
封行高
封行高,觀州蓨人,倫之兄子,以文學知名。貞觀中,官至禮部郎中
,詩一首。
第51筆
杜正倫
杜正倫,相州洹水人。隋世重舉秀才,天下不十人,而正倫與弟正玄
、正藏俱擢第,一門三秀才,為當時稱美。太宗召直秦府文學館。貞
觀元年,以魏徵薦,擢兵部員外郎,累遷中書侍郎,兼太子左庶子,
參典機密。顯慶中,拜中書令,貶橫州刺史,集十卷,今存詩二首。
第52筆
岑文本
岑文本,字景仁,鄧州人。沈敏有姿儀,博綜經史,美談論,善屬文
。貞觀初,除祕書郎,上籍田、三元二頌,辭甚工,擢中書舍人。所
草詔誥或繁湊,即命書僮六七人,隨口並寫,須臾悉成。時中書侍郎
顏師古以譴罷,太宗曰:朕自舉一人,乃以授文本。先與令狐德棻撰
周史,史論多出文本。及史成,封江陵縣子,後拜中書令,集六十卷
,今存詩四首。
第53筆
劉洎
劉洎,字思道,荊州江陵人。初授都督府長史,貞觀中,拜給事中,
轉治書侍御史,性疏峻,敢言,累官散騎常侍。太宗嘗宴群臣,賜飛
白字,或乘酒爭取於帝手。洎登御座,引手得之。帝笑曰:昔聞婕妤
辭輦,今見常侍登床。後遷侍中,被譖賜死,集十卷,今存詩一首。
第54筆
褚遂良
褚遂良,字登善,亮之子。博涉文史,尤工隸書,貞觀中起居郎,召
令侍書,遷諫議大夫,累官黃門侍郎,參綜朝政,諫奏多所採納,晉
中書令。永徽初,出為同州刺史,徵拜吏部尚書,進尚書右僕射,以
諫立武昭儀貶卒。集二十卷,今存詩一首。[452]
第55筆
楊續
楊續,師道之兄,有辭學。貞觀中,為鄆州刺史。詩一首。
第56筆
劉孝孫
劉孝孫,荊州人,弱冠知名,與虞世南、蔡君和、孔德紹、庾抱、庾
自直、劉斌等登臨山水,結為文會。武德初,歷虞州錄事參軍,補文
學館學士。貞觀中,遷太子洗馬。撰古今詩苑四十卷,集三十卷,今
存詩七首。
第57筆
陸敬(一作凌敬)
陸敬,仕竇建德為祭酒,秦王軍武牢,敬說建德自太行上黨進,乘唐
之虛以取北山,建德不從,以及於敗,後歸唐。集十四卷,今存詩四
首。
第58筆
沈叔安
沈叔安,官刑部尚書。武德七年,遣使高麗,後為潭州都督,圖形凌
煙閣。集二十卷,今存詩一首。
第59筆
何仲宣(宣一作誼)
何仲宣,武德、貞觀間人,詩一首。
第60筆
趙中虛
趙中虛,貞觀中人,詩一首。
第61筆
楊濬
楊濬,貞觀時人,詩一首。
第62筆
楊師道
楊師道,字景猷,華陰人,隋宗室也,清警有才思。入唐,尚桂陽公
主,封安德郡公。貞觀中,拜侍中,參豫朝政,遷中書令,罷為吏部
尚書。師道善草隸,工詩。每與有名士燕集,歌詠自適,帝每見其詩
,必吟諷嗟賞,後賜宴。帝曰,聞公每酣賞,捉筆賦詩,如宿搆者,
試為朕為之。師道再拜,少選輒成,無所竄定,一座嗟伏。卒諡曰懿
,集十卷,今編詩一卷。
第63筆
許敬宗
許敬宗,字延族,杭州新城人,善心子也。隋時官直謁者臺奏通事舍
人事。入唐,為著作郎,兼修國史。尋貶洪州司馬,累轉給事中。復
修史,遷太子右庶子。高宗即位,擢禮部尚書。歷侍中、中書令、右
相,卒諡曰繆,集八十卷,今編詩二十七首。
第64筆
李義府
李義府,瀛洲饒陽人,對策擢第,補門下省典儀,尋除監察御史、太
子舍人。與司議郎來濟俱以文翰見知,時稱來李,嘗獻承華箴,預撰
晉書。高宗嗣位,遷中書舍人,以贊立武昭儀,擢中書侍郎,晉中書
令。怙寵稔惡,長流巂州,存詩八首。
第65筆
虞世南
虞世南,字伯施,餘姚人。沈靜寡欲,精思讀書,至累旬不盥櫛。文
章婉縟,見稱於僕射徐陵,由是有名。在隋,官祕書郎,十年不徙。
入唐,為秦府記室參軍,遷太子中舍人。太宗踐祚,歷弘文館學士、
祕書監,卒諡文懿。太宗稱其德性、忠直、博學、文詞、書翰為五絕
。手詔魏王泰曰:世南當代名臣,人倫準的,今其云亡,石渠、東觀
中無復人矣。集三十卷,今編詩一卷。
第66筆
王績
王績,字無功,絳州龍門人。文中子之弟。隋末,授祕書省正字,不
樂在朝。求為六合丞,嗜酒不任事,尋還鄉里。唐高祖武德初,以前
官待詔門下省。時太樂署史焦革家善釀,績求為丞。革死,棄官歸東
皋著書,號東皋子。集五卷,今編詩一卷。
第67筆
蕭德言
蕭德言,字文行,雍州長安人,貞觀中著作郎,兼弘文館學士。博涉
經史,晚尤篤志於學,自晝達夜,略無休倦。每開五經,必束帶盥濯
,危坐對之。為春宮侍讀,拜祕書少監,高宗以師傅恩,加銀青光祿
大夫。集三十卷。今存詩一首。
第68筆
鄭世翼(一作鄭翼)
鄭世翼,滎陽人。弱冠有盛名,武德中,歷萬年丞、揚州錄事參軍,
數以言辭忤物。貞觀中,坐怨謗,流巂州卒。集多遺失,今存詩五首
。
第69筆
崔信明
崔信明,青州益都人。博聞彊記,下筆成章。大業中,令堯城,竇建
德招之,不屈,去隱太行山。貞觀中,應詔舉,終秦川令。詩一首。
第70筆
孔紹安
孔紹安,越州山陰人。陳尚書奐之子,少誦古文集數十萬言,外兄虞
世南歎異之,與詞人孫萬壽篤忘年好,時人稱為孫孔。隋末,為監察
御史,歸唐,拜內史舍人。恩禮甚厚,嘗詔撰梁史,未成而卒。有文
集五十卷。今存詩七首。
第71筆
謝偃
謝偃,衛縣人。本姓直勒氏,仕隋為散從正員外。貞觀初,應詔對策
及第。駕幸東都,詔求直諫,偃極言得失,太宗稱美,引為弘文館直
學士,為塵、影二賦甚工。嘗奉詔撰述聖賦,又獻惟皇誡德賦以申諷
。時李百藥工五言詩,偃善[491]作賦,時人稱為李詩、謝賦。出為
湘潭令。集十卷,今存詩四首。
第72筆
蔡允恭
蔡允恭,荊州江陵人,有風采,善綴文。仕隋,歷著作佐郎,起居舍
人,煬帝屬詞賦,多令諷誦之。入唐,為文學館學士。貞觀初,除太
子洗馬。集二十卷,今存詩一首。 [492]
第73筆
杜之松
杜之松,博陵曲阿人。隋起居舍人。貞觀中,為河中刺史,嘗答王績
書云:康成道重,不許太守稱官,老萊家居,羞與諸侯為伍,僕豈不
能正平公之坐,敬養亥唐,屈文侯之膝,恭師子夏。其雅尚可知矣。
詩一首。
第74筆
崔善為
崔善為,貝州武城人。善曆數,仕隋,為文林郎,嘗領丁匠五百人,
營仁壽宮。楊素為總監,來按實,善為持簿暗唱,五百人無一差失,
素大驚。稍遷樓煩司戶書佐,密勸高祖舉義旗。兵起,署為大將軍府
司戶參軍,轉尚書左丞。貞觀中,歷大理、司農二卿,出為秦州刺史
,詩二首。
第75筆
朱仲晦
朱仲晦,王績鄉人。詩一首。
第76筆
王宏
王宏,濟南人。與太宗幼日同學問,為八體書,及帝即位,因訪鄉人
,竟傳隱去,詩一首。
第77筆
朱子奢
朱子奢,蘇州人。善文辭,通春秋。貞觀時,累官諫議大夫、弘文館
學士。為人樂易,能劇談,以經義緣飾。每侍宴,帝令與群臣論難,
皆莫能及。詩一首。
第78筆
張文收
張文收,貝州人,善音律。貞觀初,授協律郎,咸寧中,遷太子率更
令,撰新樂書十二卷,存詩一首。
第79筆
毛明素
毛明素,貞觀中人,詩一首。
第80筆
陳子良
陳子良,吳人。在隋時為楊素記室。入唐,官右衛率府長史,與蕭德
言、庾抱同為隱太子學士。貞觀六年卒。集十卷,今存詩十三首。
第81筆
庾抱
庾抱,潤州江寧人,有學術。隋元德太子學士。高祖初起,隱太子引
為隴西公府記室,文檄皆出其手,轉太子舍人。集十卷,今存詩五首
。
第82筆
馬周
馬周,字賓王。清河茌平人。孤貧好學,尤精詩傳。初入關,舍中郎
將常何家。貞觀中,代為草疏。何武人,上怪其能,對以臣家客馬周
為之。召見大悅,授監察御史,數言事,無不嘉納。累遷中書令。太
宗嘗賜以飛白書曰,鸞鳳凌雲,必資羽翼,股肱之寄,誠在忠良。集
十卷,今存詩一首。
第83筆
來濟
來濟,江都人。隋大將軍護〔兒〕之子也。宇文化及之難,護〔兒〕
闔門遇害。濟流離艱險,篤志好學,舉進士。貞觀中,初置太子司議
郎,妙選人望,遂以濟為之,遷中書舍人,與令狐德棻等同撰晉書。
永徽中,拜中書令,出為庭州刺史,與突厥戰,陣沒。集三十卷,今
存詩一首。[500]
第84筆
張文恭
張文恭,貞觀時人,與房玄齡、李懷儼、趙弘智、劉禕之、陽仁卿、
上官儀、李淳風等同修晉書。詩二首。
第85筆
薛元超
薛元超,收之子。九歲襲父爵,及長,好學,善屬文。太宗重之,令
尚和靜縣主,累授太子舍人,與修晉書。高宗時,累擢中書舍人。所
薦士若任希古、郭正一、崔融等皆以才自名。上元初,同中書門下三
品,政出武氏,因陽暗乞骸骨卒。集四十卷,今存詩一首。
第86筆
蕭翼
蕭翼,本名世翼。太宗時,命為監察御史。充使取羲之蘭亭序真蹟於
越僧辨才。翼初作北人南遊,一見款密留宿,設酒酣樂,探韻賦詩,
既而以術取其書以歸。詩一首。
第87筆
歐陽詢
歐陽詢,字信本,潭州臨湘人。博貫經史,工書,仕隋為太常博士。
高祖微時,引為賓客,及即位,累遷給事中。武德七年,詔與裴矩、
陳叔達撰藝文類聚一百卷。貞觀初,官至太子率更令。詩一首。
第88筆
閻立本
閻立本,雍州萬年人。太宗時為主爵郎。顯慶中,累官將作大匠。代
兄立德為工部尚書,總章初,遷右相,後改中書令。立本有應務才,
尤善圖畫,工於寫真。秦府十八學士圖及貞觀中凌煙閣功臣圖,並其
跡也。詩一首。
第89筆
張文琮
張文琮,貝州人,高宗相文瓘之弟。好自寫書,筆不釋手。貞觀中,
為侍書御史,三遷亳州刺史,為政清簡。永徽中,拜戶部侍郎,出為
建州刺史。集二十卷,今存詩六首。
第90筆
上官儀
上官儀,字游韶。陝州陝人。貞觀初,擢進士第,召授弘文館直學士
,遷祕書郎。太宗每屬文,遣儀視稿,私宴未嘗不預。高宗即位,為
祕書少監,進西臺侍郎,同東西臺三品。麟德元年,坐梁王忠事下獄
死。儀工詩,其詞綺錯婉媚,人多效之,謂為上官體。集三十卷,今
編詩一卷。
第91筆
盧照鄰
盧照鄰,字昇之,范陽人。十歲,從曹憲、王義方授蒼雅。調鄧王府
典籤。王有書十二車,照鄰總披覽,略能記憶,王愛重,比之相如。
調新都尉,染風疾,去官,居太白山,以服餌為事。又客東龍門山,
疾甚,足攣,一手又廢,乃去陽翟具茨山下,買園數十畝,疏潁水周
舍,復豫為墓,偃臥其中,後不堪其苦,與親屬訣,自投潁水死,年
四十。嘗著五悲文以自明。有集二十卷,又幽憂子三卷,今編詩二卷
。
第92筆
李百藥
李百藥,字重規。定州安平人,七歲能屬文。隋時,襲父德林爵,為
太子通事舍人兼學士,煬帝銜之,奪爵還鄉里。唐太宗重其名,拜中
書舍人,授太子右庶子。卒,諡曰康。百藥藻思沉鬱,尤長五言,雖
樵童牧子,亦皆吟諷。及懸車告老,穿池築山,文酒譚詠,以盡平生
之志。詩一卷。
第93筆
劉禕之
劉禕之,字希美,常州晉陵人。少以文藻知名。上元中,為左史,弘
文館直學士,與元萬頃等皆召入禁中,論次新書,又密令參決時政,
以分宰相權,時謂北門學士。則天時,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
,及官名改易,為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三品。垂拱中,賜死。集七
十卷,今存詩五首。
第94筆
李敬玄
李敬玄,亳州譙人。博覽群書,特善五禮。貞觀末,高宗在東宮,以
馬周薦,召入崇賢館侍讀。歷西臺侍郎,檢校司列常伯。典銓有序,
選者歲萬餘人,每於街衢見之,無不知其姓名,時人服其強記。儀鳳
中,為中書令,劉仁軌奏鎮河西,敬玄自知非邊將才。上強遣之,敗
於湟州,坐貶。集三十卷,今存詩二首。
第95筆
張大安
張大安,魏州繁水人,公謹之子。上元中,歷太子庶子,同中書門下
三品。時章懷太子令與劉訥言等同注范曄後漢書。後貶普州刺史,終
橫州司馬。詩一首。
第96筆
元萬頃
元萬頃,洛陽人。後魏景穆皇帝之裔,起家通事舍人。乾封中,從英
國公李勣征高麗,令作檄文。萬頃譏其不知守鴨綠之險,莫離支報曰
,謹聞命矣。遂移兵守鴨綠,兵不得入,坐流嶺外,遇赦還,為北門
學士。則天時,遷鳳閣侍郎,坐與徐敬業兄弟友善,貶死,詩四首。
第97筆
郭正一
郭正一,定州彭城人。貞觀中,舉進士,累轉中書舍人,弘文館學士
。永隆二年,遷祕書少監,檢校中書侍郎。與魏玄同、郭待舉並同中
書門下平章事。宰相以平章事為名,自正一等始也。則天時,出為晉
州刺史,後為酷吏所陷,竄死嶺南。詩一首。
第98筆
胡元範
胡元範,申州義陽人,介廉有才。則天時,為鳳閣侍郎,坐救裴炎,
流死巂州。詩三首。
第99筆
任希古(一作知古,一作奉古。)
任希古,字敬臣,棣州人。五歲喪母,刻志從學。年十六,刺史崔樞
欲舉秀才,自以學未廣,遯去,後舉孝廉,虞世南器之。永徽初,與
郭正一、崔融等同為薛元超所薦,終太子舍人。詩六首。
第100筆
裴守真
裴守真,絳州人。高宗時,為太常博士。天授中,官司憲府丞令。推
究詔獄,多平恕,不稱旨。出刺成州,徙寧州卒。詩三首。
第101筆
楊思玄
楊思玄,師道兄子。高宗時,為吏部侍郎,國子祭酒。詩二首。
第102筆
王德真(一作貞)
王德真,武后時,為納言,又為侍中。後以罪流象州。詩一首。
第103筆
鄭義真
鄭義真,高宗時人,詩一首。
第104筆
蕭楚材
蕭楚材,高宗時,為太常博士。詩一首。
第105筆
薛克(一作堯)構
薛克構,天授中,官至麟臺監,詩一首。
第106筆
徐珩
徐珩,高宗時人。詩一首。
第107筆
賀遂亮
賀遂亮,官御史,詩一首。
第108筆
韓思彥
韓思彥,與賀遂亮同官御史。高宗時,待詔弘文館。上元中卒。詩一
首。
第109筆
魏求己
魏求己,官御史,謫山陽丞。詩一首。
第110筆
劉懷一
劉懷一,瀛州司法。拜右臺殿中侍御史。詩一首。
第111筆
杜易簡
杜易簡,襄州襄陽人。九歲能屬文。及長,博學有高名。姨兄岑文本
推重之。登進士第,累轉殿中侍御史。咸亨中,為考功員外郎,坐黨
裴行儉。左遷開州司馬,集二十卷。存詩二首。
第112筆
陳元光
陳元光,字廷炬,光州人。高宗朝,以左郎將戍閩,進嶺南行軍總管
。奏開漳州為郡,世守刺史,詩三首。
第113筆
許天正
許天正,汝南人,為陳元光副使。博學能文,歷宣威將軍。詩一首。
第114筆
許圉師
許圉師,安陸人,有器幹。博涉藝文,舉進士。顯慶中,累遷黃門侍
郎,同中書門下三品,四遷為左相,坐事,貶刺史。[551]吏有犯贓
,圉師賜清白詩以激之,遂改節為廉士,其寬厚如此。詩一首。
第115筆
趙謙光
趙謙光,咸亨中,登進士第,自彭州司馬入為大理正,遷戶部郎中。
詩一首。
第116筆
鄭惟忠
鄭惟忠,宋州人,儀鳳中,舉進士,則天召見,稱旨,授冑曹參軍,
再遷鳳閣舍人。中宗即位,拜黃門侍郎,守大理卿,推斷大獄,多所
全活。開元初,為禮部尚書,太子賓客。詩一首。
第117筆
張鷟[552]
張鷟,字文成,深州深澤人。兒時夢紫色大鳥,五彩成文,降於家庭
。其祖謂之曰:五色赤文,鳳也。紫文,鸑鷟也,為鳳之佐。吾兒當
以文章瑞於明廷。因以為名字。調露中,登進士第,八中制科,四參
選判,員半千謂人曰:張子之文,如青錢萬簡選中,未聞退時,因號
青錢學士。開元中,歷司門員外郎,其文遠播外夷,撰朝野僉載及龍
筋鳳髓判百道。詩一首。
第118筆
李福業
李福業,調露二年進士,登第後為侍御史。五王誅二張,亦與謀,及
敗,放於番禺,匿志州參軍敬元禮家。吏獲之,就刑。詩一首。
第119筆
薛慎惑
薛慎惑,善投壺,背後投之,龍躍隼飛,百發百中,時推為絕藝,詩
一首。
第120筆
賀敳
賀敳,山陰人,歷官率更令,崇文館學士。詩一首。
第121筆
狄仁傑
狄仁傑,字懷英,并州太原人。舉明經,授汴州判佐。儀鳳中,為大
理丞,斷滯獄萬餘人,遷侍御史,歷冬官侍郎。充江南巡撫使,奏毀
淫祠。天授初,轉地官侍郎判尚書,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後為河北道
元帥,還授內史。卒,贈文昌右相。仁傑急於舉賢,所引拔桓彥範、
姚崇等至公卿者數十人,又嘗薦張柬之於武后,以為有宰相才,卒用
為相,果能迎歸中宗,興復唐室,仁傑之功也。睿宗時,追封梁國公
,詩一首。
第122筆
魏元忠
魏元忠,宋州人,初為太學生,累舉不調,時有左史盩厔人江融撰九
州設險圖,備載古今用兵成敗之事,元忠就傳其術。儀鳳中,上封事
馭吐蕃,授祕書正字。則天時,以平徐敬業功擢司刑,後拜鳳閣侍郎
,同平章事,獨不附二張。中宗朝,遷中書令,以預節愍太子誅武三
思謀,貶渠州司馬。詩二首。
第123筆
韋承慶
韋承慶,字延休,鄭州陽武人。事繼母以孝聞。舉進士,官太子司議
。屢有諫納。長壽中,累遷鳳閣侍郎,三掌天官選事,詮授平允,尋
知政事。神龍初,坐附張易之,流嶺表,起為祕書少監,授黃門侍郎
,未拜卒。集六十卷,今存詩七首。
第124筆
李懷遠
李懷遠,邢州柏仁人。擢四科第,累除司禮少卿。則天時,為鸞臺侍
郎。神龍初,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集八卷,今存詩一首。
第125筆
崔日用
崔日用,滑州靈昌人,舉進士。大足元年,為宗楚客稱薦,擢新豐尉
。神龍中,附楚客、三思,驟遷兵部侍郎,兼修文館學士,復預討韋
庶人謀,授黃門侍郎,參知機務。開元中,拜吏部尚書,終并州大都
督長史。詩九首。
第126筆
宗楚客
宗楚客,字子敖,蒲州河東人,則天從父姊之子也。累遷夏官侍郎,
同鳳閣鸞臺平章事。神龍中,武三思引為兵部尚書,同知政事,拜中
書令,與侍中紀處訥共為朋黨,後伏誅。詩六首。
第127筆
蘇瑰
蘇瑰,字昌容,京兆武功人。弱冠舉進士。初授豫王府錄事參軍。為
王德真、劉禕之所器重。長安中,累遷揚州大都督長史。神龍初,入
為尚書右丞,再遷戶部尚書,尋加侍中,充西京留守,拜尚書右僕射
,同中書門下三品,進封許國公。睿宗立,轉左僕射,以正立朝,獨
申讜論。開元中,詔與劉幽求配享睿宗廟庭。集十卷,今存詩二首。
第128筆
張九齡
張九齡,字子壽,韶州曲江人。七歲知屬文,擢進士,始調校書郎,
以道侔伊呂科為左拾遺,進中書舍人,出為冀州刺史,以母不肯去鄉
里,表換洪州都督,徙桂州兼嶺南按察選補使。以張說薦,為集賢院
學士。俄拜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遷中書令,為李林甫所忮,改尚書
右丞相,罷政事,貶荊州長史,請歸還展墓。卒,諡文獻。九齡風度
醞藉,在相位,有謇諤匪躬之誠,以直道黜,不戚戚嬰望,惟文史自
娛。嘗識安祿山必反,請誅,不許,後明皇在蜀思其言,遣使致祭,
卹其家。集二十卷,今編詩三卷。
第129筆
楊炯
楊炯,華陰人,幼聰敏博學,善屬文。年十一,舉神童,授校書郎,
為崇文館學士,遷詹事司直,恃才簡倨,人不容之。武后時,左轉梓
州司法參軍。秩滿,遷婺州盈川令,卒於官。中宗即位,以舊僚贈著
作郎。炯聞時人以四傑稱,乃自言曰,吾愧在盧前,恥居王後。張說
曰,楊盈川文思如懸河注水,酌之不竭,既優於盧,亦不減王也。有
盈川集三十卷,今存詩一卷。
第130筆
宋之問
宋之問,一名少連,字延清,虢州弘農人。弱冠知名。初徵,令與楊
炯分直內教,俄授雒州參軍,累轉尚方監丞,預修三教珠英,後坐附
張易之,左遷瀧州參軍。武三思用事,起為鴻臚丞。景龍中,再轉考
功員外郎,時中宗增置修文館學士,之問與薛稷、杜審言首膺其選,
轉越州長史。睿宗即位,徙欽州,尋賜死。集十卷,今編詩三卷。
第131筆
崔湜
崔湜,字澄瀾,定州人,擢進士第,累轉左補闕,預修三教珠英,附
武三思、上官昭容。由考功員外郎驟遷中書舍人,兵部侍郎,俄拜中
書侍郎,檢校吏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御史劾奏,貶江州司
馬,安樂公主從中申護,改襄州刺史。韋氏稱制,復同中書門下三品
。睿宗立,出為華州刺史,除太子詹事。景雲中,太平公主引為中書
令。明皇立,流嶺外,以〔嘗〕(常)預逆謀,追及荊州,賜死。湜
執政時,年三十八。常暮出端門,緩轡賦詩。張說見之,歎曰,文與
位固可致,其年不可及也。詩三十八首。
第132筆
崔液
崔液,字潤甫,湜之弟。工五言詩,擢進士第一人。湜常呼其小字曰
,海子,我家龜龍也。官至殿中侍御史。友人裴耀卿纂其遺文為集十
卷,今存詩十二首。
第133筆
崔滌
崔滌,液之弟。多辯智,善諧謔。明皇素與款密,用為祕書監,出入
禁中。後賜名澄,從東封,加金紫光祿大夫。存詩一首。
第134筆
王勃
王勃,字子安,絳州龍門人,文中子通之孫。六歲善文辭,未冠。應
舉及第,授朝散郎。數獻頌闕下,沛王聞其名,召署府修撰。是時諸
王鬥雞,勃戲為文,檄英王雞,高宗斥之。勃既廢,客劍南,久之,
補虢州參軍。坐事。復除名。勃父福畤。坐勃故。左遷交趾令。勃往
交趾省父,渡海溺水,悸而卒,年二十八。勃好讀書,屬文初不精思
,先磨墨數升,引被覆面而臥,忽起書之,不易一字。時人謂之腹稿
,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皆以文章齊名,天下稱王楊盧駱,號四傑
。勃有集三十卷,今編詩二卷。
第135筆
王勔
王勔,勃之兄也,累官涇州刺史,詩一首。
第136筆
李嶠
李嶠,字巨山,趙州贊皇人。兒時夢人遺雙筆,由是有文辭。弱冠擢
進士第,始調安定尉,舉制策甲科。武后時,官鳳閣舍人,每有大手
筆,皆特命嶠為之。累遷鸞臺侍郎,知政事,封趙國公。景龍中,以
特進守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睿宗立,出刺懷州,明皇貶為滁州
別駕,改廬州。嶠富於才思,初與王楊接踵,中與崔蘇齊名,晚諸人
沒,獨為文章宿老,一時學者取法焉。集五十卷,今編詩五卷。
第137筆
杜審言
杜審言,字必簡,襄陽人。善五言詩,工書翰,少與李嶠、崔融、蘇
味道為文章四友。擢進士第,為隰城尉。性矜誕,嘗語人曰:吾文章
合得屈宋作衙官,吾之書跡合得王羲之北面。累轉洛陽丞,坐事貶吉
州司戶參軍。尋免歸,武后召見,令賦歡喜詩,甚見嘉賞,授著作佐
郎,遷膳部員外郎。神龍中,坐交張易之兄弟,流峰州,尋入為國子
監主簿、修文館直學士卒。有文集十卷,今編詩一卷。
第138筆
董思恭
董思恭,蘇州吳人。高宗時官中書舍人,初為右史,後知考功舉,坐
事流死嶺表。所著篇詠,為時所重。今存詩十九首。
第139筆
劉允濟
劉允濟(紀事作元濟,字允濟),洛州鞏人。少與絳州王勃齊名,舉
本州進士,累除著作佐郎。嘗采摭魯哀公以後至戰國為魯後春秋,表
上之,遷左史,兼直弘文館。垂拱中,獻明堂賦,拜著作郎,擢鳳閣
舍人。中興初,坐二張昵狎貶官,後為修文館學士卒。集十卷,今存
詩四首。
第140筆
邵大震
邵大震,字令遠,安陽人,與王勃同時,詩一首。
第141筆
辛常伯
辛常伯,駱賓王同時人,詩一首。
第142筆
姚崇
姚崇,初名元崇,又名元之,陝州人。貞觀中,應下筆成章舉,授濮
州司倉,五遷夏官郎中。時契丹擾河北,軍機填委,元崇剖析若流,
則天奇之,超遷夏官侍郎,尋同鳳閣鸞臺平章事。中宗朝,出為刺史
。睿宗立,拜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進中書令,後復貶刺史。先天
中,還為尚書,知政事,遷紫微令。開元中,與盧懷慎、源乾曜同居
宰執,崇獨當重任,明於庶務,斷割不滯,號稱名相。尋薦宋璟自代
,以開府儀同三司罷政,仍五日一參,入閣供奉。集十卷,今存詩六
首。
第143筆
宋璟
宋璟,邢州南和人,登進士第,調上黨尉,為監察御史,遷鳳閣舍人
,則天高其才。神龍初,拜黃門侍郎。睿宗朝,以[749] 吏部尚書同
中書門下三品。開元初,進御史大夫,出為睦州刺史,徙廣州都督。
還,拜尚書兼侍中,封廣平郡公,後以右丞相致仕,璟耿介有大節,
立朝屢忤權嬖,被貶黜,卒不改其操。集十卷,今存詩六首。
第144筆
蘇味道
蘇味道,趙州欒城人,與里人李嶠俱以文翰顯,時人謂之蘇李。弱冠
擢進士第,累轉咸陽尉,裴行儉引管書記。延載中,歷鳳閣舍人、檢
校侍郎。證聖元年,出為集州刺史,俄召拜天官侍郎。聖曆初,遷鳳
閣侍郎同鳳閣鸞臺三品,前後居相位數載,多識臺閣故事。神龍時,
坐張易之黨貶眉州刺史,還為益州長史卒。集十五卷,今編詩一卷。
第145筆
郭震
郭震,字元振,魏州貴鄉人。以字顯,少有大志,十八舉進士,為通
泉尉。任俠使氣,撥去小節,嘗盜鑄及掠賣部中口千餘,以餉遺賓客
。武后召欲詰,既與語,奇之,索所為文章,上寶劍篇,后覽嘉歎,
授右武衛鎧曹參軍,進奉宸監丞。久之,拜涼州都督。中宗神龍中,
遷左驍衛將軍、安西大都護。睿宗立,召為太僕卿。景雲二年,進同
中書門下三品。先天元年,為朔方軍大總管。明年,以兵部尚書復同
中書門下三品,封代國公。明皇講武驪山,以軍容不整,流新州。開
元元年,起為饒州司馬,道病卒。集二十卷,今編詩一卷。
第146筆
田遊巖
田遊巖,京兆三原人,初補太學生。罷歸,遍遊山水,後入箕山,築
室許由廟東,自號許由東鄰。調露中,高宗遊嵩山,親至其門,遊巖
山衣田冠出拜,帝命左右扶止之,謂曰:先生養道山中,比得佳否?
對曰:臣泉石膏盲,煙霞痼疾,既逢聖代,幸得逍遙,敕乘傳赴都,
授崇文館學士,進太子洗馬。垂拱中,坐與裴炎善放還山,蠶衣耕食
,不交當世,惟與韓法昭、宋之問為方外友。詩一首。
第147筆
王無競
王無競,字仲烈,東萊人。氣豪縱,舉下筆成章科,初授縣尉,累遷
殿中御史,預修三教珠英。神龍初,出為蘇州司馬,後坐交張易之等
再貶嶺南。詩五首。
第148筆
賈曾
賈曾,河南洛陽人,以孝聞。景雲中吏部員外郎,明皇在東宮,盛擇
宮僚,以曾為太子舍人,直言啟諫,特授中書舍人,以父名忠,固辭
,拜諫議大夫。開元中,復拜中書,議者以為曹司嫌名,乃就職,與
蘇晉同掌制誥,時號蘇賈。詩五首。
第149筆
李夔
李夔,武后時為汴州司戶,詩一首。
第150筆
崔玄童
崔玄童,景雲時人,詩一首。
第151筆
何鸞
何鸞,景雲時人,詩一首。
第152筆
蔣挺
蔣挺,景雲時人,詩一首。
第153筆
崔融
崔融,字安成,齊州全節人。擢八科高第,補宮門丞,遷崇文館學士
。中宗為太子時,融為侍讀,典東朝章疏。長安中,授著作佐郎,遷
右史,進鳳閣舍人,坐附張易之兄弟貶袁州刺史,尋召拜國子司業。
融為文華婉典麗,朝廷諸大手筆多手敕委之。卒,諡曰文。集六十卷
,今編詩一卷。
第154筆
閻朝隱
閻朝隱,字友倩,趙州欒城人。連中進士、孝弟廉讓科,性滑稽,屬
辭奇詭。為武后所賞,累遷給事中,預修三教珠英。聖曆中,轉麟臺
少監,坐附張易之徙嶺外。景龍時,還為著作郎。先天中,除祕書少
監,後貶通州別駕,詩十三首。
第155筆
韋元旦
韋元旦,京兆萬年人。擢進士第,補東阿尉,遷左臺監察御史。與張
易之為姻屬,易之敗,貶感義尉,後復進用,終中書舍人。詩十首。
第156筆
邵昇
邵昇,中宗時人,詩一首。
第157筆
唐遠悊
唐遠悊,中宗時人,詩一首。
第158筆
李適
李適,字子至,京兆萬年人。擢進士第,調猗氏尉。武后時,預修三
教珠英,遷戶部員外郎,兼修書學士。景龍初,擢修文館學士。睿宗
朝,終工部侍郎,詩一卷。
第159筆
劉憲
劉憲,字元度,宋州寧陵人。弱冠擢進士第,累遷左臺監察御史,貶
潾水令,召為鳳閣舍人。神龍初,自吏部侍郎出刺渝州,尋入為修文
館學士,歷太子詹事卒。武后時,敕吏部糊名考判求高才,惟憲與王
適、司馬鍠、粱載言入第二等。集三十卷,今編詩一卷。
第160筆
高正臣
高正臣,廣平人,襄州刺史、衛尉卿,習右軍書法,睿宗最愛其筆。
詩二首。
第161筆
崔知賢
崔知賢,高宗時人,詩三首。
第162筆
席元明
席元明,高宗時人,詩一首。
第163筆
韓仲宣
韓仲宣,高宗時人,詩四首。
第164筆
周彥昭
周彥昭,高宗時人,詩一首。
第165筆
高球
高球,高宗時人,詩二首。
第166筆
弓嗣初
弓嗣初,登咸亨二年進士第一人,詩二首。
第167筆
高瑾
高瑾,渤海人,士廉之孫,登咸亨元年進士第,詩四首。
第168筆
王茂時
王茂時,高宗時人,詩一首。
第169筆
徐皓
徐皓,高宗時人,詩一首。
第170筆
長孫正隱
長孫正隱,高宗時人,詩二首。
第171筆
高紹
高紹,考功郎中,詩一首。
第172筆
郎餘令
郎餘令,定州新樂人。博學知名,兼善畫。擢進士第,授霍王元軌府
參軍,改著作佐郎,詩一首。
第173筆
陳嘉言
陳嘉言,武后時酷吏,詩三首。
第174筆
周彥暉
周彥暉,登咸亨五年進士第,詩二首。
第175筆
高嶠
高嶠,司門郎中,詩二首。
第176筆
劉友賢
劉友賢,高宗時人,詩一首。
第177筆
周思鈞[793]
周思鈞,貝州漳南人,與兄北門學士思茂俱早知名。武后時,為太子
文學,貶揚州司倉參軍,終中書舍人,詩二首。
第178筆
蘇頲
蘇頲,字廷碩,瓌之子。幼敏悟,一覽至千言,輒覆誦。擢進士第,
調烏程尉,舉賢良方正,歷監察御史。神龍中,遷給事中、脩文館學
士、中書舍人。明皇愛其文,由工部侍郎進紫微侍郎,知政事,與李
乂對掌書命。帝曰:前世李嶠、蘇味道,文擅當時,號蘇李。今朕得
頲及乂,何愧前人。襲父封爵,號小許公。後罷為益州長史,復入知
吏部選事。卒,諡文憲。頲以文章顯,與燕國公張說稱望略等,世稱
燕許。集三十卷,今編詩二卷。
第179筆
姜晞
姜晞,上邽人,登永隆元年進士第,官工部侍郎、散騎常侍,封金城
郡公,詩一首。
第180筆
姜皎
姜皎,晞從兄弟。長安中,為尚衣奉御,明皇以藩邸有舊,拜殿中監
,封楚國公,恩寵莫比,遷太常卿。後坐貶死,詩一首。
第181筆
蔡孚
蔡孚,開元中為起居郎,詩二首。
第182筆
徐晶
徐晶,與胡皓、蔡孚同時,官魯郡錄事,詩五首。
第183筆
張敬忠
張敬忠,官監察御史,以文吏著稱。張仁亶在朔方,奏判軍事。開元
中,為平盧節度使,詩二首。
第184筆
史俊
史俊,官監察御史,曾刺巴州,詩一首。
第185筆
徐彥伯
徐彥伯,名洪,以字行。兗州□丘人。七歲能為文,對策高第,調永
壽尉,蒲州司兵參軍。時司戶韋暠善判,司士李亙工書,而彥伯屬辭
,稱河東三絕。屢遷給事中,預修三教珠英,由宗正卿出為齊州刺史
。移蒲州,擢修文館學士、工部侍郎,歷太子賓客卒。彥伯文章典縟
,晚年好為彊澀之體,頗為後進所效。集二十卷,今編詩一卷。
第186筆
駱賓王
駱賓王,義烏人。七歲能屬文,尤妙於五言詩,嘗作帝京篇,當時以
為絕唱。初為道王府屬,歷武功主簿,又調長安主簿。武后時,左遷
臨海丞,怏怏失志,棄官去。徐敬業舉義,署為府屬,為敬業草檄,
斥武后罪狀,后讀之。矍然歎曰:宰相安得失此人。敬業事敗,賓王
亡命,不知所終。中宗時,詔求其文。得數百篇,集成十卷,今編詩
為三卷。
第187筆
武三思
武三思,則天兄子。累官右衛將軍。則天臨朝,擢夏官尚書。及革命
,封梁王,尋拜天官尚書。聖曆初,檢校內史,進太子賓客。長安中
,其子崇訓尚安樂公主。時三思用事於朝,欲寵異其禮,乃自重光門
內行親迎禮,歸於天津橋南私第。又令宰臣李嶠、蘇味道、詞人沈佺
期、宋之問等賦花燭行以美之。中宗復位,拜司空,同中書門下三品
。猜嫉正士,干黷時政,為節愍太子所誅。詩八首。
第188筆
張易之
張易之,定州人,以門蔭累遷尚乘奉御。則天臨朝,與弟昌宗俱入侍
禁中,俄為司衛少卿。聖曆二年,置控鶴府,以易之為控鶴監內供奉
。久視初,改控鶴府為奉宸府,遂為奉宸令。引詞人閻朝隱、薛稷、
員半千並為奉宸供奉,易之、昌宗皆粗能屬文,如應詔和詩,則宋之
問、閻朝隱為之代作。詩四首。
第189筆
張昌宗
張昌宗,易之弟。初為雲麾將軍,行左千半中郎將,加銀青光祿大夫
。佞者奏昌宗是王子晉後身,詞人皆賦詩以美之。崔融作為絕唱,則
天詔昌宗撰三教珠英,引文學之士李嶠、張說、宋之問、徐彥伯、富
嘉謨等二十六人,分門撰集。書成,加昌宗司僕卿,改春官侍郎。時
易之兄弟顓權亂政,後為張柬之等起羽林兵誅之。詩三首。
第190筆
薛曜
薛曜,元超子,以文學知名。尚城陽公主,子紹尚太平公主。紹兄顗
懼太盛,以間從兄克。克曰:帝甥尚主,由來故事。但以恭慎行之,
何懼也。聖曆中,與修三教珠英,官正諫大夫。集二十卷,今存詩五
首。
第191筆
楊敬述
楊敬述,則天時右玉鈐衛郎將,左奉宸內供奉。詩一首。
第192筆
于季子
于季子,咸亨中登進士第,則天時司封員外。詩七首。
第193筆
喬知之
喬知之,同州馮翊人,與弟侃、備並以文詞知名,知之尤稱俊才。則
天時,累除右補闕,遷左司郎中,為武承嗣所害。詩一卷。
第194筆
喬侃
喬侃,知之弟也。開元中,為兗州都督。詩一首。
第195筆
喬備
喬備,亦知之弟。則天時,預修三教珠英,終襄陽令。集六卷,今存
詩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