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52 lines (43 loc) · 9.16 KB

README.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52 lines (43 loc) · 9.16 KB

漢字部件檢索

本程式改寫自 WFG 的「部件檢索」(http://fgwang.blogspot.com/2015/12/blog-post_30.html)。

修改說明

  1. 效能修改:花幾天看懂程式後,其實相當讚歎 WFG 原始的演算法已經足夠簡潔,沒什麼可以加速提升效能的空間。不過在反覆測試以後,發現此工具操作時的卡頓感,其實不是來自於檢索本身,而是在於同步性。在每輸入、刪除一個字時,仍然需要等待上次的搜尋結果全部完成,才能處理下一次的搜尋,甚至鍵盤會失去反應,此種沒有回應、卡頓的感覺才是使用體驗不佳的主因。理想上,無論即時還是非即時搜尋,當使用者觸發新的查詢時,舊的查詢已經失去意義,應立刻中斷。本想試著讓查詢用平行執行緒來跑,可惜的是JavaScript是個用放棄平行處理來保證執行緒安全的語言,嘗試過各種方法,確定無法做到。最後想到的方法是將查詢碎片化,以分割來模擬多執行緒。將10萬字的資料庫切成100份,每50毫秒搜尋1000字,讓整個搜尋拉到最長5秒完成,比起原先在我的電腦上大約3秒比起來是慢了點,但換來的好處很多。首先當觸發新的查詢時,舊的查詢會即時結束,過時的查詢不再拖延使用效能。第二,分割的每個片段能即時顯示出目前已找到的結果,不是全部等數秒搜尋完才一次顯示,如此可提高互動性,使用者可以同時審視搜尋結果,減少等待的不耐感。第三,同時顯示出搜尋進度,讓使用者感受到系統的即時回饋,降低不確定感。經此修改,目前測試,即便是在手機搜尋,或許搜尋所要時間有些微增加,但使用時都有明顯更輕盈的感覺,不會感受到中斷。
  2. 其中每個單位間隔50毫秒這個值相當難決定,例如我用兩三台不同機器測試,搜尋1000字所要的時間從10毫秒到60毫秒不等。完全與設備等級有關。目前我採取的方式是預設值50毫秒,但會在幾次搜尋之後根據實際執行情況動態加減速率。
  3. 原始程式不知道為何,即使搜尋結果已經超過99/999字,仍然不會中途跳出(似乎是為了有精確符合文字的機會?),但這樣造成無論結果顯示99還是999字,只是差在畫面顯示的結果數量,程式實際上還是搜尋全部10萬字,這也是卡頓原因之一。已改成只搜尋到顯示字數+1字(多找1個字是為了判斷訊息是「超過」還是「總共」)。
  4. 原程式的資料索引方式,是將Unicode漢字區平移到一個陣列中,並使用預先設定的偏移值去找到資料的位置。這樣的好處是索引速度理論上飛快,缺點則是程式裡必須維護許多偏移量的值,使資料集本身增修不易,改動資料集時,都必須調整程式碼內的偏移值,才能正確運作。並且PUA區域雖有大量未定義拆分的文字、未實際作為其他文字拆分結果,但都必須佔用資料量(使資料集字數虛胖)。我試著嘗試改用JavaScript物件形式索引,從程式移掉複雜的偏移量資訊,也讓資料集理論上更好維護。至於效能,只好相信JavaScript內部的雜湊運算速度夠快吧。另外,移除偏移量的同時,也將程式裡其它的switch case都改用list的方式。
  5. 整理3個區域(鍵盤、結果、快捷列)的操作一致性:原本此3區域綁有各種事件,如滑鼠單擊、雙擊、右鍵等,或許用習慣後操作會很快,但全都記憶下來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此版本改以浮動視窗顯示所有功能,並且盡可能統一此3區域的功能定義,讓使用體驗一致。副作用是藉此找到適合顯示巨大文字的位置,結果看得更清楚,也因此可拿掉調整文字大小的功能。
  6. 畫面設計以CSS重構:盡可能拿掉所有HTML tag上的style指定,讓HTML與CSS分離,修改外觀可幾乎只動CSS區域。鍵盤也同時改為全由程式自動生成,這樣調整鍵盤變得理論上更容易,也提高易維護性。我已經將WFG原先設計的兩種鍵盤都內建在一起,本來的鍵盤收合功能改為兩種鍵盤、關閉之間的3者切換。
  7. 對於智慧型手機等平台的支援:調整後的CSS設計,我也都加入自適應性設計的概念,讓版面在手機上減少不必要的顯示內容,維持正常易用。不過由於手機沒有滑鼠經過的概念,浮動視窗只好調整為兩段式點擊。另外,在手機上,因為畫面大小的限制,顯示出鍵盤無論如何都會讓整個系統變得很不好用。實際上,手機上因為本來就有內建手寫輸入法,部件挑選鍵盤或許其實不太需要(基本的部件應該可以寫得出來)。但考慮到平板電腦的使用者、既有使用者的習慣,我目前不敢直接對小螢幕拿掉整個鍵盤,目前先嘗試讓鍵盤在小螢幕先預設為關閉,只是仍然留下一整列的鍵盤空列在那裡,還是有點很可惜。可能還要試著重新規劃畫面排列。
  8. 原先改寫程式時,本著維持原始程式的初衷,為了容易客製化,將檢索系統的邏輯(Seeker)與外觀(UI)切割為兩個類別。然而在完成上述各項修改後,尤其是將鍵盤程式化、增加浮動視窗設計、將事件管理從HTML層抽出來後,因為程式對外觀的介入更深,可惜的是UI層也變得比較不易修改了。目前我能想到的只有盡量把可客製化項目另外拉出一個Config類別,保持一定程度的調整空間。但不可否認的是只有基礎HTML、JavaScript概念時,容易修改的彈性範圍大幅下降了,這是今後的課題,如何讓可客製化程度提高。
  9. 因為大幅度改寫UI的事件模型,已經難以相容IE8(若要相容IE8,很多部份都必須寫兩份,會讓程式碼大幅增加)。目前執行需求是IE9以上版本,或是Chrome、Edge等其他瀏覽器。另外不知道為什麼,IE在開啟開發者工具時,分割搜尋的過程會極度笨重(猜測是開發者工具試圖監控每一個setTimeout),其它瀏覽器沒有這樣的情況。不過,關掉開發者工具時,IE9+的運作也是相當平順的,應該不是太大問題。
  • ps. 調整成明顯減少卡頓感後,我自己現在已經習慣隨時開著即時查詢功能,並沒有感受到明顯的反應遲鈍感。原先即時查詢可以自由開關、99/999的兩階段查詢數量設計,應該都是為了減少卡頓而生的。若卡頓已經不是個問題,我在想是否這兩個功能可以考慮移除,以降低系統複雜性。或許是個可以檢討的方向。不過這要看既有使用者是否能夠適應。

檔案說明

  • source/corecode.js : JavaScript程式碼 (Seeker與UI類別)
  • source/data_supp.txt : 漢字拆分資料集 (Unicode至ExtG的全漢字與CNS11643所收錄之PUA漢字等,11萬餘字)
  • source/data_nosupp.txt : 漢字拆分資料集 (Unicode至ExtG的全漢字,PUA的文字只留下作為其他文字拆分用的最低限度,9萬餘字)
  • source/data_vt.txt : 搜尋時包容異體的異體對應關係
  • source/HanSeeker.htm : 執行用的HTML檔
  • gen_release.rb : 將 source 裡的檔案轉換為 release 版本 (Ruby程式)
  • release/HanSeeker_StandAlone_All.html : 可1個HTML檔獨立運作的釋出版本 (漢字拆分資料集11萬餘字)
  • release/HanSeeker_StandAlone_Unicode.html : 可1個HTML檔獨立運作的釋出版本 (漢字拆分資料集9萬餘字)
  • release/HanSeeker_WithoutData.html : 將資料集檔案區隔開來的HTML檔釋出版本,請與資料集放在同一個路徑使用 (預設handata_uni.js)
  • release/HanSeeker_WithoutJS.html : 將Javascript、資料集都區隔開來的單純HTML檔釋出版本,請與seeker.js、資料集放在同一個路徑使用
  • release/seeker.js : 壓縮過的JavaScript程式部份(corecode.js)
  • release/handata_full.js : 壓縮過的漢字拆分資料 (11萬餘字)
  • release/handata_uni.js : 壓縮過的漢字拆分資料 (9萬餘字)
  • release/PUAExt-Regular.ttf : 輸入鍵盤、PUA裡會用到之最低限需要漢字Webfont
  • release/PUAExt-Regular.woff : 同上(woff版本)
  • release/PUAExt-Regular.woff2 : 同上(woff2版本)

在此提供幾種不同釋出版本。 將HTML與JavaScript、資料JavaScript檔案切開,或許可以期待瀏覽器cache住資料檔,不用每次都下載1.5MB的資料。

授權說明

  • 程式碼、HTML部分
    • 比照 WFG 「部件檢索」原始的授權規定:無條件提供授權給一切非商業營利,有助於學術研究、有益於教育學習、有利於閱讀大眾的網站或個人使用。
  • 拆分資料的來源由 WFG 整理自以下來源,依各授權規定聲明著作權資訊於此:
  • 字型檔部分
    • 萃取自 WFG 的全宋體。其字型主要收錄自全字庫宋體等。適用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

備註

此版本是為了「字嗨!」網站的Unicode文字檢索功能而改寫的。 https://zi-hi.com/sp/uni/CJKSee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