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zone |
---|
Asia/Shanghai |
请在上边的 timezone 添加你的当地时区,这会有助于你的打卡状态的自动化更新,如果没有添加,默认为北京时间 UTC+8 时区 时区请参考以下列表,请移除 # 以后的内容
timezone: Pacific/Honolulu # 夏威夷-阿留申标准时间 (UTC-10)
timezone: America/Anchorage # 阿拉斯加标准时间 (UTC-9)
timezone: America/Los_Angeles # 太平洋标准时间 (UTC-8)
timezone: America/Denver # 山地标准时间 (UTC-7)
timezone: America/Chicago # 中部标准时间 (UTC-6)
timezone: America/New_York # 东部标准时间 (UTC-5)
timezone: America/Halifax # 大西洋标准时间 (UTC-4)
timezone: America/St_Johns # 纽芬兰标准时间 (UTC-3:30)
timezone: America/Sao_Paulo # 巴西利亚时间 (UTC-3)
timezone: Atlantic/Azores # 亚速尔群岛时间 (UTC-1)
timezone: Europe/London # 格林威治标准时间 (UTC+0)
timezone: Europe/Berlin # 中欧标准时间 (UTC+1)
timezone: Europe/Helsinki # 东欧标准时间 (UTC+2)
timezone: Europe/Moscow # 莫斯科标准时间 (UTC+3)
timezone: Asia/Dubai # 海湾标准时间 (UTC+4)
timezone: Asia/Kolkata # 印度标准时间 (UTC+5:30)
timezone: Asia/Dhaka # 孟加拉国标准时间 (UTC+6)
timezone: Asia/Bangkok # 中南半岛时间 (UTC+7)
timezone: Asia/Shanghai # 中国标准时间 (UTC+8)
timezone: Asia/Tokyo # 日本标准时间 (UTC+9)
timezone: Australia/Sydney # 澳大利亚东部标准时间 (UTC+10)
timezone: Pacific/Auckland # 新西兰标准时间 (UTC+12)
- 自我介绍:目前Base东京,在某交易所工作,非技术者。对于公共物品建设感兴趣,想要学习并提升自己
- 你认为会完成本次残酷学习吗?尽可能完成
- 笔记的内容参考:
- 今天的阅读有哪一点让你觉得值得和大家分享的或者特别有感触的?
- 有什么想在叙事共读会上和大家讨论的点?
- 有什么补充的相关材料可以给大家分享的,并简要介绍一下材料内容。
今天阅读了The Network State的第一章,对于网络国家的概念和建设蓝图有了初步的认知。
首先是一点感想:
从网络社区到网络国家是让人意想不到的一个跨越,但是仔细思考后也能意识到这并不是不可能实现的一个突破。历史社会的发展也是人们从个体到群体演变的过程,在这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交换,学习,创造,分工,合作,分配等行为,并在各个行为与目的中形成了一个个集体。而大量的集体便逐渐形成了物理意义的城市,并且伴随着货币(演变成经济),规则(演变成制度和法律),共识(演变成宗教和文化)的发展,“社会“这一概念也随之诞生。在此之上,加之以"领土",“政府”,“主权”等概念,便最终形成了国家。领土和政府的形态无需过分拘泥,但是主权是一个国家能被称之为国家的根本要素。所以作者也在强调网络国家的最终的一个步骤是“Gain diplomatic recognition”。 其次是几个疑问,或许后续第五章里作者有相关解答:
1.建设“网络国家”而不是“网络社群”或者“网络社会”的目的是什么?
2.较之于后两者,前者的优势是什么?前者的建设明显在难度和风险上都远高于后两者,相应的有什么优势来弥补这中间的风险差值?拿到外交承认的必要性在哪?仅仅是吸引相同理念的一群人,提供一个创造性的平台,实现一个共同的经济/文化目标的话,“网络社会”也可以做到。
最后总结一下:个人目前还是疑问居多,下面的疑问不是出于立场的反对,而是出于如何实现及其可能性的判断上。作者说明了在传统的国家里资源是有限的,人们要创造一件新的事物时总是需要颠覆或者取代一些旧的事物。在传统国家的框架下这通常要面临一些斗争,或是技术的限制,或是政治的阻挠,或是司法的裁判。而全新的网络国家就像一张白纸,无需取代任何原先的事物便自由可以创造新的事物。这一行为看似是没有成本和代价,而这实际上是把上述面临的所有压力,成本和代价提前转移到“建设网络国家”这件事本身中了。网络国家的不颠覆不取代旧事物,只是因为其本身已经在一部分程度上颠覆和取代了传统国家,对于传统国家而言是一个随时可以以零代价和零监管而颠覆或者取代传统国家的事物的存在。网络国家形成的过程中必然伴随传着劳动力,资本,技术的转移。从传统国家的角度出发,意识到这一点的前提下,外交承认具有什么好处呢?基于上述的疑问,该如何实现建设网络国家并拿到外交承认这一愿景呢?期待后续作者的解答。
今天进行The Network State的第五章的一个阅读,目前还没有完全读完。
简单总结一下已阅读部分的重点。首先是对于nation state的一个定义。作者从Joshua Keating的著作《Invisible Countries》里给出的8个rules出发,总结了传统的nation state的六个要素:边界、人口、中央政府、国际主权、外交承认以及国内暴力垄断。接下来区分了“nation”(强调民族)和“state’(强调政府),并且分别从--定义,实证,哲学的出发点给出了两者的解释。今天目前只阅读完nation的部分,疑问和感想留到读完全部第五章后再整理总结。
今天继续第五章,关于“state”的定义,以及后续network state的定义的一部分。这一部分提到了军事角度对于state的定义。作者的设想是依附于现存国家的军力。而在network state的前段部分,也给出了network state的初步定义。
参加共读会
在第五章的后续部分,作者阐述了建设network state的具体步骤。个人觉得作者是在明确清楚建设网络国家的难点之上,参考公司的建设形式,对网络国家的建设进行分阶段的讨论。而事实也是如此,在如今的政治社会体系中,无论如何也是无法直接打着“我要建立独立于所有国家的网络国家”并开始宣传建设网络国家的。在初期阶段只是建立一些社群和组织,并在有着明确发展成网络国家的目标下,逐渐形成union,再演变成社会,最后形成国家。
关于这点有个疑问:如果网络国家初期只是以一些特别细节的点,比如共同喜好某些事物,共同完成一个目标,来作为理念进行宣传并建设初期的社群,是否过于单一?这一理念反而会成为筛选用户(国民)的天然屏障。的确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共同的宏大目标或是共同的社会理念,但这些绝不是在某个细节上完全一致。无论哪个国家的国民都具有完全的多样性,很难想象一个国家的人都是“只吃蔬菜的素食主义者”,“喜欢旅游的户外达人”抑或是“致力于无污染社会建设的环保主义者”。这样的群体只能称其为组织或者团体,无法称之为社会乃至国家。而现阶段的“网络国家”与其说是国家,不如说是一个公益组织或者团体。
但是如果能把成百上千个类似的组织联合起来,是否能成为一个小型社会的雏形呢。我觉得需要有人促成这件事,但是不一定非得是作为“网络国家的创始人”。
今天阅读《激进区块链》,Josh提到加密教徒和加密守门人两个群体,并想要为两者搭建一座理解的桥梁。绝大多数新事物诞生时都会面临类似保守观念和激进观念对立的情况,加密货币也不例外。而绝大多数事物都不是非黑即白的,最终两种观念会在某一中间的位置达到平衡。所以这类桥梁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Josh认为Balaji作为资本家,在他所设想的网络国家会更加如鱼得水,自然会拥有更多。但是对于那些没有资本的人们来说,如何在网络国家中生存呢?于是他提出了协调民族的概念。
这篇博客后半部分Josh没有继续完整阐述他的思考,我目前还没有完全理解他的思想。后续有时间的时候继续阅读他的相关文章作为补充阅读。
今天阅读Vitalik的《What do I think about network states?》
V神表示对于网络国家的建设持友好态度,但是并不是完全赞同Balaji的所有观点。他提出了四个方面的疑问:1.为什么网络国家需要一个创始人?2.网络国家是否也为穷人服务?3.如果所有人都选择“Exit”会发生什么?4.网络国家带来的“负外部性”该如何处理和应对?以上几点也是对于Balaji网络国家构建设想的普遍质疑。V神总结为Balaji的网络国家建设的愿景很好,但是现阶段无法建设出符合大多数人所希望的那种世界。但是网络国家作为推动民主治理和社区建设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对其持有积极的态度。
今天阅读《政治哲学》
第一章讨论了各个哲学家认为无国家的“自然状态”会是什么样的
霍布斯:自然状态是一种"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战争状态,个人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冲突,没有主权者的调解,这种冲突会演变成全面的战争。
洛克:持不同观点,他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类受道德法则约束,且有能力强制执行这种法则。他认为人类最初生活在富足而非稀缺的环境中,因此战争并非不可避免。
卢梭:在一定程度上赞成洛克的观点,但否认自然状态中道德法则的作用。他认为人类的同情心可能会暂时避免冲突,但最终还是会出现战争。
无政府主义者:提出了更为乐观的观点,认为在自然状态下可以设计出合作与社会规则,避免冲突。
作者认为霍布斯、洛克和卢梭的观点更为合理,认为任何形式的自然状态最终都不利于人类的长期繁荣。
第二章探讨了国家的证成,即为何需要国家以及我们为何应当服从国家的权威。
作者认为在没有国家的情况下,生活将不可忍受,并强调了霍布斯的观点:国家通过限制个人行为带来和平与安全。
洛克的社会契约论:国家的合法性来源于每个人的同意,即国家只有当所有公民自愿服从时才是正当的。
功利主义:通过幸福最大化的标准来证成国家,认为国家能够比自然状态更好地促进人类幸福,因此是正当的。
公平原则:国家的合法性来自其为公民提供的好处,公民因此有义务服从国家。
作者认为尽管每种理论都有其局限性,但通过这些理论可以得出大多数现代社会中的公民负有政治义务的结论。
今天阅读《Trusted Third Parties are Security Holes》这篇文章。
这是一片发布于2001年的文章,当时区块链等概念还未存在。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主要讨论在安全协议设计中,依赖TTP会导致安全漏洞,并带来高昂的成本和风险。而使用自动化和分布化的解决方案能够降低TTP的成本和风险。这也正是后面区块链技术带来的好处。因为我不是技术者,阅读这篇文章时对于技术部分的理解可能有些欠缺,但是文章的主要观点和结论是能够清楚得知的。以当时来看,是非常领先的观念。
今天开始阅读《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一书并阅读了第一部分
这本书写于1995年,在世纪更迭之际,苏联解体带来的全球政治格局变化伴随着全球经济转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在全球蔓延。而作者福山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对于“信任”这一社会的讨论,来诠释信任对于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第一章讨论了信任在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信任的历史背景: 福山从人类历史的角度出发,解释了信任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信任不仅是个人之间的关系纽带,更是推动社会组织和经济活动的重要力量。通过回顾历史,论述了那些拥有高信任度文化的社会如何发展出规模更大的商业组织,从而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占据优势。
规模与信任: 在现代社会中,信任的水平直接影响了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建立多大规模的经济组织。福山认为,信任越高的社会,越容易建立起广泛的合作关系,使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而在低信任社会中,人们更多依赖于家庭或小圈子的信任关系,这种局限性阻碍了社会整体经济的扩展。
道德与信任: 信任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工具,它也是社会道德的体现。社会信任的形成依赖于共同的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如果人们在社会互动中普遍认同善恶标准并能够自律,那么信任关系就能更加稳固,社会也能更和谐运转。
信任与社会美德: 信任与社会美德息息相关。一个社会如果缺乏基本的美德规范,那么个人之间的合作和信任将难以建立。这种美德不仅仅是道德观念的问题,它也与文化和传统深深联系。作者通过多个文化和国家的实例,探讨了信任如何在不同社会中表现出来,以及文化差异如何塑造不同的信任体系。
今天阅读第二部分的内容
在第二部分中,作者通过对多个国家和文化的分析,展示了低信任度社会中家庭式企业对经济活动的深远影响。这些社会中的企业模式往往以家庭为核心,虽然在初期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长期来看,信任局限在家庭内部阻碍了企业的扩展和创新能力。
低信任度社会的特征: 作者将低信任度社会定义为一个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局限于家庭或亲密关系圈子内的社会。在这些社会中,人们不容易将信任扩展到更广泛的群体,导致企业和组织规模难以扩大,合作往往局限于家庭或亲密的熟人网络。
家庭结构与企业模式: 低信任度社会的家庭结构非常强大,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牢固,但这种信任往往难以延伸到家庭之外。家庭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很多企业和经济活动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这种家庭导向的企业模式通常限制了公司的扩展性,因为它们难以吸引外部人才或依赖外部资源来实现长期发展。作者特别分析了华人社会、意大利和法国等地的家庭企业模式,揭示了这些国家和地区企业规模较小、管理集中于家庭成员的现象。最后,作者指出低信任度社会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其经济组织的规模受限,企业很难超越家庭或亲密关系的限制,从而在全球化竞争中处于劣势。这些社会中的企业往往在区域内表现良好,但缺乏足够的信任来发展出跨地区、跨国界的合作关系,这使得它们在面对全球经济的整合时容易被边缘化。
第三部分题为“高信任度社会以及非营利性社群性的挑战”,这一部分探讨了高信任度社会在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并分析了这些社会在应对全球化和组织扩展方面所面临的挑战
这一章作者提出了“高信任度社会”的概念,与第二章的“低信任度社会”形成了对比。作者认为华人/韩国,意大利,法国社会为低信任度社会,而美国,日本和德国社会为高信任度社会。作者探讨高信任度社会如何通过广泛的社会信任建立复杂的经济组织和有效的合作网络。这些社会能够借助信任超越家庭和熟人关系,形成大型企业和跨国集团,并通过长期的合作和信任关系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随着经济力量的扩展,非营利性社群组织可能面临挑战,需要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压力下保持社会信任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个人认为作者在近30年前创作本书时的一些观念已经不太符合2024年的现状了。我在日本生活了10年,对中日这30年来的经济和经营发展有一些了解。不从信任,仅从社会角度谈一谈1995年至2024年这段期间中日社会的一些变化。首先从结论来说,这30年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互联网泡沫,08年次贷危机,10年代的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等重大事件,中国在这30年间的飞速发展不容忽略,而日本则完全相反,几乎停滞了30年。中国的社会已经不再是家庭经营为主,更多的是向美国看齐的以成果主义为主的企业完成了在科技领域的垄断。并且伴随社会习惯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日本社会与30年前的变化少之又少,30年间经济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可以说是与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失之交臂。这很大一部分程度上被归结于日本的终身雇佣制度和财阀。这两个因素正是消灭日本社会创新力的“罪魁祸首”。终身雇佣制度导致了企业内的员工是以年龄而不是以实力获得晋升和报酬,等于直接消灭了企业内部的创新能力。而财阀的垄断导致在日本社会,个人极难通过创业实现阶级跨越,。对于足以颠覆社会的新兴的技术,要么面临财阀的打压,要么在初具规模时期便被财阀收购,并丧失其创新力,等于企业外部的创新能力也被消灭。这两座大山正是阻碍日本社会进行突破式发展的原因。
第四部分聚焦于美国社会的信任危机,作者从美国社会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种族、阶层和中间组织衰退对信任度的影响。作者认为美国作为一个高信任度社会,其信任基础正在被侵蚀。种族问题、阶级差距和个体主义文化使得社会内部的信任难以维系,特别是在工薪阶层和少数族裔群体中,信任危机更加严重。此外,中间组织的衰退加剧了公民社会的解体,削弱了美国社会整体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美国在全球化竞争中的信任劣势,影响了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第五部分的核心是探讨如何通过制度改革和文化转变来增加社会信任度,从而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信任的重建需要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同时也需要文化和价值观的转变。作者通过对日本、德国和韩国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说明了高信任社会的优势,并提出了增加信任的具体措施,如打击腐败、净化经济生活、提升透明度等等。最后总结信任是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的基石,要实现长期的经济发展,必须在各个层面上加强信任的建设。
今天写一些关于《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的感想。
作者上个世纪90年代著作这本书的时候区块链的概念还完全没有形成,但是从区块链在本质上改变社会信任模式的基盘这点出发,这本书对于理解区块链能给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和价值有着非常大的帮助。首先,区块链的普及可以实现全球范围的高信任度社会,从而在全球化,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实现突破。其次,更重要的是区块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非营利性社群组织面临的挑战。最后,作者在书中描述了许多具体的例子来解释信任在企业,组织乃至社会中的作用,而在2024年的当下,我阅读这些文字时自然会带入区块链,一边想象如果用区块链来代替传统社会的信任机制在各个场景下是否可行,另一方面也会想象未来如果区块链真的运用在这些场景下的光景。总而言之,阅读本书使我对于区块链的叙事和未来更加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今天阅读《協作技術與民主》
文章从多样性出发,讨论了如何通过协作推动社会民主的发展。多样性正是我觉得网络国家那篇文章所没有讨论并且有所欠缺的要素。一个社会和国家一定是具有一定程度的群体多样性的,而多样性带来的差异便需要通过协作来弥补。作者通过协作深度和多样广度两个维度来进行量化。目前理解该模型还有些困难,通过后续章节应该可以更深入理解不同协作方式的区别和作用。
今天阅读《協作技術與民主》的part1和part2
这本书的作者似乎是从台湾的视角来阐述的数位(digital)与民主,这对我来说是一个盲区,同时也是非常感兴趣的视角。通过这本书可以从不同的视角看待同样历史,政治与社会,这对于深入理解这些概念也很有帮助。
今天参加了残酷共学第三期的分享会,听豆泥老师和loxia老师介绍多元宇宙的理解,也了解到了台湾web3社群发展的现状,受益匪浅。
今天阅读了《協作技術與民主》的part3。深切地感受到这本书与之前的阅读材料有所不同,围绕技术与民主这个主题展开,涉及到的知识分野非常广,想要理解全部的内容有些困难。所以我直接谈一谈阅读这一part时产生的一些感想。
用技术来推动民主是这一part乃至整本书的主旨。社会差异会造成冲突,但是通过技术来处理这些差异,反而会成为社会进步的根源。这一观点我十分认同。首先无论是什么样的时间和空间的背景,社会差异永远存在于社会之中,因为社会的根本组成元素是个体的人,而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会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体,所以差异无法被消除,也无需消除--反而差异的增大有利于社会民主的发展。从古至今随着社会规模的扩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差异也在逐渐从小到大不断发展。从最初的个人依附于亲族团体的氏族式社会,到如今承认每一个个体身份的多元化社会,社会中的差异在不断变大,其包容性也在逐渐增加。而正是这些差异,带来了对于民主的需求,科学技术从而被运用到民主的实现当中,完成了推进。
今天阅读了《協作技術與民主》的4-0--權利、作業系統與數位自由
⿻似乎指代的是多元宇宙。首先民主的基础是公民权利,尤其是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经济参与的权利。进一步建立权利体系,为民主实践提供了框架,并允许公民在这个框架内进行协作、创新与探索。虽然权利保护个人自由,但权利系统也是集体性的,影响着社会群体和系统的运作。结社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不仅保护个体,也保护整个群体和社会互动网络。权利不只是个体的权利,也包括了群体互动的权利。⿻社会强调了权利和作业系统的适应性和多样性,以支持社会的集体探索和协作,而不是单纯的放任主义或专家统治的模式。我觉得这里的权力于民主的描述很明确,并且也是去中心化体系下未来社会民主的发展方向,这一社会也正是我所期待看到的模样。
今天阅读part5-0--《後符號交流》。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概念,其指的是超越了语言和符号的交流方式。作者举了舞蹈,音乐,母子心跳的联系,化学信号--比如嗅觉等例子,这些方式个人觉得或是落后于或是等同于语言的进化水平。比如化学信号,可能不是人类独有,在其他动物身上也能观测到的方式。而在未来,AI带来的抽象图画与动画的交流方式或许会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这种交流方式应该属于领先于语言的进化水平。另外,如今网络上广泛流传例如颜文字,抽象符号等类似于语言但是超脱于语言的交流方式,或许并不能算“后符号交流”,但是的确能打破语言的壁垒,使得不同语言社会文化的人们能通过这类符号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交流。
感谢LXDAO的残酷共读项目,后续我也会积极参加相关的共学,提升自我的同时,为链上共治的推进做出一份贡献。
Connie 留言:
感谢你每次都认真记笔记,参与叙事残酷共学~真的太棒啦~期待继续一起交流~如果有微信可以加:riceandleaf